这是一个由肢体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及健全人士组成的剧团,他们在舞台上用身体去寻找和重新定义“身体”。3 月 22 日下午,来自北京的乐意剧团把残健融合原创戏剧《逆转未来》带到 2024 南京新剧荟的舞台,在星空剧场给现场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
引发思辨
残障与健全的强弱关系被翻转
《逆转未来》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遥远未来的科幻故事。
人类在火星建立移民村,艰难地延续地球文明。同时,火星移民也受到外来族群的侵害,一部分地球人主张保留地球的文明,并且与侵略的外星殖民者进行激烈的抗争,这些人被称为“地球派”;而另一部分被洗脑的地球人,则接受了萨姆族的身体改造,这些人被称为“改造派”。“改造派”相信残缺的身体才能让人意识完整,而“地球派”,即那些身体健全且无力反抗的人们,却逐渐被整个星球所抽离、边缘。
主角罗天然是一位四肢健全、耳聪目明的“地球派”。随着一场弑父指控砸在这个四肢健全又怀揣数学梦的少年身上,隐形边缘的生存困境得以解蔽于公众视野。庭审进行中,各方人物粉墨登场,拼凑出了案件的完整细节 ……
在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里,残障与健全的强弱关系被镜像翻转。随着剧情的推进,案件的真相逐渐被还原,引发残障与健全、科技与伦理、道德与法律的思辨。
台下观众也随着陷入深思。大幕落下,演员手挽着手出来谢幕,更让在场观众为之动容。因为这部剧的演员,既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肢体残疾等多种障别的人士,也有健全人士。
身怀“特技”
他们在舞台上演绎打戏
“我们一开始做这部剧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挑战。”该剧编剧高原坦言,剧团里的演员都是非专业的素人,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日常排练集中在周末,工作日演出还需要跟工作单位请假。
此外,对于没有学过表演的人而言,演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残障人士要想登上舞台、完成一台流畅的戏剧表演,还需要克服身体的不便,所以《逆转未来》主创团队面临的难度可想而知,“需要的排练时间更久。”但是,经过不断地磨合,主创团队在彩排实践中一步步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对戏方法。
△《逆转未来》观众见面会
在高原看来,这些残障演员个个都身怀“特技”,“他们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力,讲台词、做肢体动作给观众的直观感受很出众。”
剧中,罗天然父母的扮演者白马、李宁,分别为视障人士与听障人士,前者看不见后者的手语,而后者又听不见前者的声音。然而,他们却共同演绎了一场打戏 —— 视障演员说完台词后顺势蹲下,以暗示听障演员做出反应;而听障演员表演完后又拍打地面,以便视障演员接续台词;视障演员用脚步丈量舞台的距离,反复练习走位,将演出场地烂熟于心。
残健融合
以戏剧形式讲述残障社群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作为一个由泛障别的戏剧爱好者们共同发起的原创戏剧品牌,乐意剧团始终践行残健融合理念,旨在以戏剧形式讲述残障社群故事,重现、扩展、延伸残障个体的多样生命体验,于光影虚实之中,呈现残障社群的独特个性与本真气质。全团现有 20 多名演员,由肢体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及健全人士组成,其中残障人士占比 70%。
乐意剧团的诞生,正是源于《逆转未来》这部剧。“先有了剧,才有了剧团。”高原告诉记者,她和剧团的创办人孙妖妖同属于北京一家服务于女性残障人士的公益组织,在去年产生了创作一部残健融合戏剧的想法。“剧本完成后,导演马岩做了一个面向残障社群以及普通人的戏剧工作坊,然后又通过面试招募选拔演员。从有了演员到《逆转未来》上演,前后花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逆转未来》观众见面会
导演马岩认为,《逆转未来》重塑一群人的生活,故事的背后展现出通过个体模式理解残障话题的现实意义。
他和制作人达成了一个共识:《逆转未来》要以专业的、不带任何怜悯的态度来创作,他们要相信残障者的能力,不要因为部分的身体障碍而否定他们作为戏剧演员的敏锐度。高原也告诉记者,希望观众专注剧作本身,不要因为演员的身体障碍而降低评判标准。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李鸣 / 文 王曦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