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3-28
全球首次发现引力子“投影”,南大团队取得突破性成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于露 / 文 施向辉 / 摄)3 月 28 日,记者从南京大学了解到,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团队在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们通过自主设计、集成组装的极低温强磁场共振非弹性偏振光散射系统,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3 月 28 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Nature 在线发表了杜灵杰教授及其合作者的论文。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学生正在实验室做实验

“这一实验工作本身起源于 5 年前实验的一个意外发现”,杜灵杰介绍,当时,理论物理学家们认为,实验结果可能意味着有分数量子霍尔引力子。后来,杜灵杰在南大与团队用了三年多时间搭建新的仪器设备。“国际上没有可以满足我们实验要求的平台,于是团队自主设计、组装了一台两层楼高的 ‘ 望远镜 ’,它的各项测量参数、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比如可以达到零下 273.1 度的极低温度和约 10 特斯拉的强磁场等。”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

据了解,全球关于引力子的研究,一直是物理学界的终极问题之一;如证实引力子的存在,将是颠覆当代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领域的巨大突破。南京大学的这项工作中,首次观察到的引力子模是引力子在凝聚态系统中的“投影”。

“物理需要实验支持,从上世纪 30 年代引力子这一概念被提出后,一直没有被实验验证过。我们的发现,首次在凝聚态系统里验证了具有引力子特征的准粒子,也为拓扑量子计算的分数态验证奠定了实验基础。”杜灵杰说,物理作为基础科学,它的发展过程往往是从观念的革新,进而推动整个技术的发展。这一重大发现,也对理解全新的关联量子物理以及实现拓扑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一极具挑战性研究成果的发表,意味着南京大学杜灵杰教授团队在这一前沿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一晃我回国也五年了,2023 年我们与合作者在 Nature 上发表了激子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工作,今年这篇也属于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领域。未来,我们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引力子物理,期待更多量子前沿领域的新发现。”杜灵杰说。

相关标签

物理 南京大学 南京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