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下班后的年轻人开始搞第二事业了 " 的话题频登社交平台热搜。摆摊卖东西、喂宠物、做自媒体、去店铺兼职 …… 在上班与下班之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寻到了新选择。
" 我的岗位和薪资变化较大,所以为了增强自己收入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我决定从事副业为自己增加一份保障。"3 月 28 日," 菠萝同学 " 告诉记者,自己选择做副业主要与收入有关,但她建议从事副业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判断。
年轻人的 " 副业热 " 引发热议
收入、兴趣、抗风险为主要因素
记者搜索发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此话题的议论众多。其中,为了提高收入、提升兴趣以及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到的频率较多。有人认为 " 这能充实自己的钱包和兴趣生活,收入可作为工资的补充,增强抗风险能力 ",有人表示 "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稳健的工作模式是主业 + 副业 + 投资 ",也有人认为 " 说白了就是工资不够用,不然谁下班还想工作 "。
" 新型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传统就业的重要补充,甚至在个别特定行业或职业已经占据主要地位。"《2023 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提出,如何规范好新型灵活就业的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 副业热 " 正成为年轻人职业变动过程中的一个缓冲带。
此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 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显示,有 53.9% 的职场人员正在从事兼职,这一比例在 "00 后 " 受访者中达到 54.5%。此外,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 年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也显示,2022 年有 59.1% 的白领在搞副业,占比大幅高于 2021 年的 32.1%。
根据后浪研究所一项网络调查《年轻人 2023 副业报告》统计,近年来最受青年欢迎的副业,排名前十位分别是自媒体、电商、线下摆摊、网络写手、视频剪辑、基金股票投资、家教、插画设计、陪伴型服务、摄影师。
因岗位和薪资变动大选择副业
有人身兼数职靠副业月入过万
▲ " 菠萝同学 " 在社交媒体的职场分享帖
" 我选择做副业的最大原因是增强自己经济方面的抗风险能力,补充不太稳定的工资。" 今年 25 岁的 " 菠萝同学 " 在广州一家世界 500 强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她告诉记者,由于公司有时候会进行岗位调整和薪酬范围的变动,导致收入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所以想从事副业。
在她看来," 副业热 " 的火爆主要还是收入原因,也有人想通过副业实现自己创业的兴趣和梦想,还有人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她表示,自己从去年 3 月开始做副业,目前已经一年了。" 我做的副业比较杂,包括运营自己的自媒体平台、有偿修改简历和作品集以及短视频剪辑。" 作为从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的学生," 菠萝同学 " 很好地利用了专业资源和优势。
" 我每天早上 9 点上班,晚上 8 点左右下班,然后吃饭和健身,从晚上 10 点开始做副业,一直到 12 点半。"" 菠萝同学 " 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并且在做一名职场博主,为需要的人提供简历咨询和修改让她极具成就感,这是除了收入之外的另一种收获与满足。
她谈道,自己每个月做副业的收入加起来在 2000 元左右,是工资的额外补充。" 我赚得不算多,我有朋友副业做得很好,现在已经辞职去创业了,在各大社交平台做产品类达人,收入不菲。"
与 " 菠萝 " 在线上做副业不同的是,"95" 后博主周夕(化名)在线上线下都会做副业,一人兼 " 五职 "。上班时,她是一名国企的设计师,下班后,她会从事自媒体运营、摆摊、设计接单以及模特等副业,并且各项收入加起来每月能有过万的副业收入。
"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副业,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是主攻主业,我建议就不要考虑副业了。但如果你有一些奇思妙想,并且可以多渠道进行变现,可以从事副业,让自己的收入结构化和稳定化。"" 菠萝 " 建议,还是应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决定。
▲ " 菠萝同学 " 进行的付费咨询
专家:
数字化浪潮助推灵活就业形式
做好主副业平衡不要本末倒置
如今,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进程,从办公自动化、供应链数智化,到居家办公、灵活就业,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职场形态受到数字化的深刻影响。
并且,在当前职场环境下,岗位的安全系数在下降,但很多人缺乏对职业的风控意识,所以会出现很长的职业空档期。副业这一就业形态就是新经济形势下的产物,不仅能为自己的职业提供更多可能性,如果全职岗位遇到发展瓶颈,还可以随时将副业转成全职岗位。
" ‘副业热’一方面说明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职业出现,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做副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表明,部分年轻人存在职业危机感,而副业可以缓解职业变动带来的冲击。"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庄家炽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爱玉也曾提出,在数字化的浪潮下,未来 40%-60% 的全职岗位将被兼职替代。如何对工作进行全新的组织,是企业 HR 面对的新挑战。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这种趋势不是坏事,同过去的雇主模式相比,未来,合同将不容易锁住人才,职场的天平向求职者倾斜,雇佣关系可能会变成合作关系,甚至 " 雇主 " 这个词也将消失。
庄家炽认为,年轻人开启副业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说明年轻人拥有进取和奋斗意识。但他也提醒,在主业和副业之间不要本末倒置,最好在将主业做好、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选择副业,否则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来源 / 封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