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前夕,数千只北归候鸟来到吉林市松花江流域歇脚。户外劳作的村民与翱翔的鸟群遥遥相望。
这批抵达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聂司马村的候鸟,除 500 多只赤麻鸭外,其余均为大雁,其中包括大量豆雁。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豆雁外形大小与家鹅相似,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田埂、江岸植被均提供了丰富食物。
成群的苍鹭在松花江上觅食。苍雁 摄
吉林省是河源省份,被誉为东北地区的 " 水塔 ",水网密布、水脉绵延。松花江从吉林市城区蜿蜒而过,近年来,官方持续推动绿色发展,这一江段也成为天然生态廊道。
据动保部门观测,这个春季,北归候鸟在吉林市松花江流域的停歇区不断扩大,鸟群种类、数量都在增加。
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吴剑锋介绍,当地今年又新增了彩鹬、绿鹬等珍稀鸟类。这些鸟类平时并不多见,证明松花江流域的生态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距离聂司马村数十公里外的城区水域,大批苍鹭驻留松花江面捕鱼。市民在江岸散步时,常拍下它们飞翔和嬉戏的画面。
作为大型水边鸟类,苍鹭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松花江中蕴含的丰富鱼类和浮游生物,吸引它们前来觅食。目前,苍鹭已遍布当地水域,5 月份将迎来繁殖高峰期,届时还会有万余只苍鹭陆续飞来。
吉林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9 个国控断面中,有 17 个断面达到优良标准,剩余 2 个也达到了考核要求,劣五类水体全部消除。
同样对水质要求严苛的中华秋沙鸭也正陆续飞抵吉林市。在红石林区水域,有鸟类 " 活化石 " 之称的中华秋沙鸭与鸳鸯、绿头鸭等生活在一起。林业部门预测,至 5 月中下旬,将有七八十只中华秋沙鸭在红石团聚。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