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以为间谍离你很远么?并不是!
听起来遥不可及的间谍,有可能就潜伏在你身边,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可能就是间谍在窃取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
不信?来看看下面这些真实的案例 ↓↓↓

你认为是 " 女友 "
其实是 ……

大二学生小刘通过交友软件,结识了一名自称 " 小敏 " 的 " 女孩 "。通过几天的交谈,两人关系迅速升温。
" 贴心 " 的 " 小敏 " 主动给小刘介绍了一份杂志社兼职工作,内容为到所在地港口拍摄游客和游艇照,每次可获数百元报酬。小刘想着既能赚外快,又能博取 " 小敏 " 芳心,于是欣然答应,先后两次拍摄了照片发给 " 小敏 ",并按时收到了约定酬劳。之后," 小敏 " 进一步要求小刘到指定地点拍摄我军舰停靠和进出港情况,并要求其改用境外通讯软件,使用 " 暗语 " 联系。此时的小刘已然猜到了对方的身份,但经不住钱财的诱惑,依然铤而走险。
然而小刘的不法行为很快就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并依法制止。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小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受到了严重影响

你以为是 " 好友 "
其实是 ……

2023 年,设计师阿强就职于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他所在的部门当时正参与某国家级项目的研发工作。平日里,阿强喜欢泡在科技论坛里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心得,而一名名叫 " 暗影 Dark" 的人,恰好在那段时间在论坛上发布了一些可供阿强平时工作参考的数据模型,并主动向阿强示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阿强把对方当成了朋友。
某天,阿强突然收到 Dark 的私信,希望能够参考一下他正在参与的国家级项目数据。阿强为解 " 朋友 " 燃眉之急,把公司的部分公开数据发给了他。Dark 收到数据后,竟向阿强转账 2000 元,还表示如果提供内部数据,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事后,阿强越想越不对劲,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了举报。
后经国家安全机关查明,Dark 为某国间谍情报机关的运用人员,专门通过网络渗透、策反我涉密敏感岗位人员。
经缜密侦查,国家安全机关对其进行了抓捕。

你以为是 " 领导 "
其实是 ……

临近毕业季,某高校学生小王投放了求职信息。不久,一家调查公司的 " 张总 " 联系了他,起初 " 张总 " 以海洋环境调查为名,要求小王为其拍摄海边游艇、船舶情况并支付高额报酬。
后来,逐渐引导小王前往军事敏感区域拍摄军机军舰情况,这一要求引起小王的怀疑和警觉。他立即停止和对方的联系,在老师的陪同下,拨通了 12339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
经证实," 张总 " 确系境外某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事后,国家安全机关对小王的主动举报行为给予表彰、奖励。

这是一场 " 看不见硝烟 " 的战争,敌人花招百出,美色诱惑、感情拉拢、高薪报酬 ……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国家安全关乎你我!

今天是第 9 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维护国家安全我们义不容辞!
来源 新华网 · 宝藏青年工作室综合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