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无锡 2024-04-26
无锡又一条老街,网友强烈推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曲吴歌酒正酣

声声字字是江南

无锡景里,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怕是江南水弄堂的倩影——伯渎月色朦胧,南长曲水流觞,南泉柔情似水。

在无锡博报发布《无锡又一老街,要火!》一文后,不少网友都在评论区提起东亭老街,又是一个处处可以惹起 " 老无锡 " 乡愁的地方 ……

无锡东亭,千年古镇,素有 " 东南乡之巨镇 " 之称。

从 " 勾吴 " 到隆亭,再从隆亭到东亭,这片土地自古便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唐代著名诗人李绅,明嘉靖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现代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等名人均出于此。

当地还拥有学士坊、资敬观、迎福桥等古迹遗存,千年积淀铸就了东亭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骄傲底气。

图为明华学士坊

直到今天,东亭还有一条路名为 " 学士路 ",就是我们常说的 " 东亭老街 "。

这条老街是几代无锡人生活的无言记录者,所有痕迹都深深镌刻在老街的一砖一瓦里,让恋旧的人每每想起就仿佛回到过去。

从前,江南的交通多靠水路。东亭老街的繁华,也是从东亭港上的迎祥桥(俗称大西桥)和东亭港支流上的迎福桥(俗称大东桥)开始的。

迎福桥,相传最早为华察退居故乡后以家财出资所建,后因水路便利,人口聚集,在桥两侧逐渐形成了繁荣的集市和村落。

民国时至解放初期,此地一度为无锡东蚕种产业的主要集聚地之一。据老人回忆,旧时,一到摘茧子的季节,十里八乡的农民就将茧子挑到公社定点的迎福桥边收购站卖蚕茧,从早到晚,这里都是人山人海。

迎福桥旁的小楼墙面上至今印有 " 东兴蚕种制造场 " 字样

史料也有相关记载:1949 年前后,东亭以华察故居西南角的大西桥为中心,依水而建起街市,东亭港河畔向北为北街、向南为南栈房,祠堂浜南北河畔分别为西街及横街,东街矗立在护庄河的北岸。

摘自《东亭镇志》2003

后来,在 70、80 年代的城市建设中,祠堂浜和护庄河被填,原来的横街、西街、东街位置修成了如今的学士路。

现如今无锡人眼里真正意义上的东亭老街,是学士路两侧的沿街商铺。

这条占据着东亭板块最为核心区域的街道,地理位置十分好,紧挨地铁站,四通八达。这里开着各种各样、颇具活力的小店铺——药店、理发店、彩票店、复印店、服装店 ……

人们总是喜欢在这条老街上,找那些消失已久的老味道 ……

阿桂馄饨,几十年辛苦经营,是这条街最亮眼的小吃招牌,也是无锡草根美食的传奇。皮薄、肉厚、味鲜美,一口馄饨一口汤,唇齿之间,历久弥香。人们只要到了这里,总是要绕进来解个馋。

青青糕团,就开在阿桂烧麦旁边,数十种团子馅料摆在门口,生意兴隆。老板小李三十多岁,年轻时在阳山知名糕团店打工,因此这里的糕团是地地道道的阳山老味道,多年的经营也积累了很多老顾客。

阿妹汤团馄饨,主打汤团,还有馄饨、甜酒酿、粽子、米酒等各色小吃,全部都是老板娘每天现包现做,这一做就是 20 年。

玖先生烤鸭,也是老街耳熟能详的老店。因为做了太多年的烤鸭,片了无数只鸭子,老板熟悉鸭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

还有街边经营了多年老店,卤味、鸡子大饼、鸡蛋饼 …… 处处弥漫着牵肠挂肚的香味,那些深藏在记忆里的味道,随时俘获无锡人的胃与心。

如今的东亭老街,千年的浮华已沉淀,生活中的烟火气沉稳自在地萦绕于街巷,新与旧又是别样一番美感。

为还原东亭的水乡繁华,2022 年初," 蓝湾 1917 文旅街区 " 项目在迎福桥西岸桥堍,凭借得天独厚的老东街遗迹,重塑了一条全新的 " 东亭老街 "。

进,是人流汇集、万商汇聚的繁盛街区;退,成了市井家常、温暖平凡的烟火人间。

一条街,多年历史,几代人的记忆。经历了时光的洗礼,许多故事都在这里发生。

公共交通

地铁:2 号线坐到庄桥站下车,约步行 500 米便可到达东亭老街;

公交:东亭老街周边公交车站众多,东亭老街站、金福南苑站、庄桥站、学士路 ( 新光路 ) 站、东亭 ( 翠竹苑)站等,乘坐线路也很多,6 路、106 路、713 路、715 路、788 路等都可到达。

学士路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所以,你心里有忘不了的 " 老街 " 吗?在评论区留下你与老街的故事吧。

来源:无锡博报综合锡山发布 锡山档案 无锡博报生活

相关标签

江南 大西 乡愁 古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