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4-05-06
爱尔眼科暴跌70%,负面舆情不断,商誉大幅度减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有着 " 眼科茅 " 之称的民营眼科龙头 爱尔眼科 (300015.SZ)经营业绩重现高速增长,但隐忧暗藏。

年报显示,2023 年度,爱尔眼科实现的营业收入首次超过 200 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 2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 " 净利润 ")首次超过 30 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超过 30%。

与 2022 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的个位数增速相比,2023 年,爱尔眼科提速明显。

依托并购等,2007 年以来,爱尔眼科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不间断增长。

不过,爱尔眼科商誉高悬。截至 2023 年底,公司账面商誉 65.33 亿元。当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 3.84 亿元。时隔两年,商誉减值再度超过 3 亿元。而 2017 年至 2023 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合计为 13.77 亿元。

不仅仅是商誉减值压力,爱尔眼科还存在内控压力。公司旗下 医院 频频被罚。今年 3 月,湖州织里爱尔眼科门诊部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被主管部门警告、罚款 1.1 万元。

二级市场上,2021 年 7 月 1 日以来,爱尔眼科的股价跌幅接近 70%,与业绩明显背离。

4 月 30 日,针对股价大幅下跌、频频被罚等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向爱尔眼科发去了采访函,截至长江商报截稿时止,未收到回复。

再计提商誉减值 3.84 亿

业绩高速增长的爱尔眼科,商誉减值的风险不容忽视。

2023 年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 203.67 亿元、净利润 33.59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 " 扣非净利润 ")35.1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43%、33.07%、20.39%。三者均创了历史新高。

2022 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61.10 亿元、25.24 亿元、29.19 亿元,同比增长 7.39%、8.65%、4.89%。

与 2022 年相比,2023 年,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速均有明显提升。

此前的 2014 年至 2021 年,公司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速,除了 2020 年为 25.01%,低于 30% 外,其余年度增速均超过 30%。

2023 年,爱尔眼科的净利润重回 30% 以上的高速增长轨道。

是什么因素推动爱尔眼科业绩高速增长?高速增长的势头能否延续?

爱尔眼科解释,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防盲治盲等政策不断增强居民眼健康意识,新技术、新设备、 新材料 的临床应用持续扩大,促进了公司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爱尔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同时,部分因外部环境延迟的老年患者在 2023 年内就医。

2023 年,公司白内障项目服务收入同比上升 55.24%,视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 31.25%。

据披露,2023 年,爱尔眼科实现门诊量 1510.64 万人次,同比增长 34.26%;手术量 118.37 万例,同比增长 35.95%。

业绩高速增长,爱尔眼科的风险似乎被掩藏了。截至 2023 年底,公司账面商誉为 65.33 亿元。

根据公告,2023 年,公司对湘潭市爱尔仁和医院、芜湖昭美眼科医院、汉中爱尔奥斯美眼视光门诊、池州爱尔眼科医院等 19 家子公司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 3.84 亿元。

2022 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约为 0.95 亿元。

其实,2017 年以来,爱尔眼科年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其中,2019 年、2020 年,商誉减值准备分别为 3.14 亿元、3.62 亿元。2021 年,商誉减值准备为 2.17 亿元。2017 年至 2023 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合计为 13.77 亿元。

上述数据显示,2023 年,时隔 2 年,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再度超过 3 亿元。

频频被投诉股价跌近 70%

即便计提商誉减值,爱尔眼科的净利润仍然高速增长。这样的亮丽业绩,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表现为股价大跌。

曾经,爱尔眼科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亮眼。

K 线图显示,2019 年初,爱尔眼科股价下探至 24.40 元 / 股,到 2021 年 2 月 18 日,股价最高为 92.69 元 / 股,区间涨幅为 279.88%。

但是,股价持续上涨的梦想破灭,随之而来的是股价调整,2021 年 2 月— 6 月,股价走出了一个 "V" 字形。这只是开始,紧接着是股价不断下跌,今年 4 月 23 日,股价一度下探至 11.80 元 / 股,4 月 30 日的收盘价为 12.90 元 / 股。

2023 年 6 月,爱尔眼科实施 2022 年度分红,分行方案为每 10 股转增 3.00045 股、派发现金红利 1.000149 元(含税)。

按前复权后计算,今年 4 月 30 日的收盘价,较 2021 年 2 月 18 日的高点下跌了 69.75%。

显然,爱尔眼科股价大跌,与净利润走势是背离的。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爱尔眼科前十大股东中,有五大股东进行了减仓操作,包括陆股通、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易方达基金、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等。

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为何股价大跌、股东要减持?

市场人士称,作为民营眼科医疗龙头,爱尔眼科的竞争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市场对爱尔眼科的未来充满担忧。

即便频频计提商誉减值,但公司账面商誉仍然超过 65 亿元,存在隐患。商誉减值,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司积极并购的后遗症。

最为市场关注的还是爱尔眼科的内控问题。

近年来,爱尔眼科频频被质疑 " 过度医疗 "" 唯利是图 "。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 3 月,湖州织里爱尔眼科门诊部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被处以警告、罚款 1.1 万元;黔西南爱尔眼科医院未书面告知患者麻醉方式、麻醉风险及未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规定书写《抢救记录》,被处以警告并罚款 1.2 万元;湖州爱尔眼科医院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被罚款 1 万元;济南爱尔眼科医院因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被罚款 5 万元。

有统计称,今年前四个月,爱尔眼科各地的医疗机构被监管部门处罚了 30 次左右。2023 年全年,爱尔眼科旗下全资或参股的门诊医院因违法违规,被各地监管部门处罚超过百次。

爱尔眼科旗下医疗还在营销方面翻船。今年 2 月,马鞍山爱尔眼科医院因为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广告被处以罚款;今年 1 月,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形象作医疗证明等情况做广告,被认定为广告违法行为,被处以 1.5 万元的罚款。

近年来,爱尔眼科频频因为被处罚等事项而见诸报端,如佛山爱尔眼科医院于 2021 年 5 月 1 日至 2022 年 4 月 30 日期间,存在重复收费、串换诊疗项目、超标准收费、为参保人员利用其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接受返还实物提供便利的行为,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退回医保基金 31.09 万余元,并处罚款 40.69 万余元。

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爱尔眼科的投诉不少,涉及 ICL 晶体植入手术选错尺寸大小导致二次更换手术伤害、8800 元买的角膜塑形镜一个月破碎、防控眼镜不防控与宣传不符等方面。

频频被投诉,可能与整合有关,也可能与内部管理有关。这些关乎患者直接利益的问题,爱尔眼科何时能彻底解决?

来源:长江商报

相关标签

爱尔眼科 湖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