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5-09
【社会】出租屋内暗藏摄像头,如何排查房间中的偷拍设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网友表示无意间在自己居住了两年多的房子内发现了一个微型摄像设备。在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出,隐藏摄像头被安放在厨房内嵌入式抽油烟机和吊柜柜体之间的隐秘缝隙内,由于空间狭窄,极为隐秘,很难发现。

▲相关视频截图

水杯、时钟、路由器,手机、手表、打火机 …… 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都可能隐藏着针孔摄像头。日常生活中,偷拍可能无处不在。酒店、出租房、公共卫生间如何发现隐藏的偷拍设备?发现偷拍如何维权?

━━━━━

警惕!这些物品可能暗藏摄像头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破解控制,或者私自安装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或者将智能手机、充电宝、电插座等改装成偷拍设备,并出售破解软件、传授偷拍技术,供客户 " 偷窥 " 隐私画面并借此牟利,形成了完整的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设备违法犯罪产业链,严重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破坏社会安全稳定。

插座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非法售卖窃照器材案。被告人林某因犯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罚金一万元。据了解,林某售卖的具有偷录功能的摄像头中包含 " 面板型 " 摄像头。这种摄像头的外观与普通墙面插座面板无异,但其内部却藏有摄像装置,只要接好内部电线,便可在线偷窥,不易被发现。

▲图片来自朝阳法苑微信公众号

家用摄像头

如今,摄像头成了不少场所的 " 标配 "。但是在一些摄像头背后,却暗藏着另一双 " 眼睛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此前审结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巫某某控制了全球 18 万个摄像头,其中包括私人住宅、公共场所、培训机构等私人空间。据悉,从 2018 年至 2019 年 3 月 5 日案发被抓获,巫某某通过在网络推广上述摄像头实时监控画面非法获利人民币 70 余万元。即使在被抓获后的 2019 年 3 月 5 日至 3 月 26 日期间,其专门用于收取贩卖监控实时画面钱款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仍收款人民币 17 万余元。最终,巫某某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罚金人民币 10 万元,并追缴违法所得。

手机

一部屏幕朝下平放在桌子上的手机,你会意识到它有可能正在偷拍你吗?一些不法分子将手机前置摄像头非法改装到耳机插孔等位置,让设备具备隐秘拍摄的功能。山东省郯城县人民法院通报,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8 月,吕某为牟取利益,在未取得任何资质的情况下,通过徐某将手机前置摄像头非法改装到耳机插孔等位置,以达到隐秘拍摄的功能,并给予徐某改装费共计 41360 元。吕某还在网络平台发布广告,通过微信与他人联系销售,共计生产、销售改装手机 300 余部,违法所得 490000 余元。经鉴定,改装手机是窃照专用器材。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物品可能恰恰成了偷拍设备的 " 藏身之处 "。有网络安全专家介绍,电视、机顶盒、Wi-Fi 路由器、矿泉水瓶等有可能成为针孔摄像头藏身的地方。黑色的地方如果突然出现一个小圆孔,那么就有可能是一个针孔摄像头。

▲图片来自 @人民日报

据统计,2021 年,全国全年共抓获私装窃听窃照设备偷拍的犯罪嫌疑人 783 名,捣毁制售窃听窃照专用设备窝点 13 个,在电商平台下架非法窃听窃照商品 3.4 万余件。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初,全国共侦破窃听窃照犯罪案件 253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1309 名,打掉非法生产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窝点 93 个,缴获窃听窃照专用器材 13.4 万件。仅在 2022 年 " 百日行动 " 中,就侦破窃听窃照案件 74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423 名,捣毁制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窝点 48 个,查获相关器材及零部件 8.6 万件。总体看,窃听窃照违法犯罪呈现持续多发态势,屡打不绝。

━━━━━

出租屋、酒店如何排查偷拍设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识别并进行一些必要的防护?

专家提示,想要检测偷拍设备,如果手边没有专业的探测设备,也可以下载一些专用的安全软件。最重要的,一旦发现摄像头,立即报警处理。

━━━━━

发现被偷拍如何维权?

我国刑法明确提出,销售和使用 " 窃听、窃照设备 " 属于违法行为,其中:

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此外,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偷拍者未经他人同意,公然传播、使用他人肖像或以丑化、污损等手段侵害他人的行为,将对他人的肖像权造成侵害。未经他人同意,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隐私部位的行为,对他人的隐私权造成侵害。如果偷拍者在公众场合或公开平台上谩骂、讽刺、诋毁他人的名誉,还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了侵害。

偷拍行为将面临哪些法律后果?偷拍行为根据其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后果,有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专家表示,使用窃听、窃照设备器材造成后果,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比如,偷拍偷录之后拿到别人的隐私,本身已经造成后果,如果还去售卖可能涉及数罪并罚。

法律专家建议,如果遇到被偷拍的情况,要及时通过拍照、录视频等方式保留证据并及时报警,以追究偷拍者和经营方的责任。针对窃听、窃照设备屡禁不止的情况,专家建议除了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产、销售环节的打击,在法律范围内高限处罚之外,各大互联网平台也要加强监管。

来源 / 朝阳法苑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法制日报 《窃听窃照违法犯罪的现状与打击对策》、新京报

相关标签

维权 卫生间 培训机构 微信公众号 手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