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一江春水,两岸青山,数以万计的动植物、微生物聚集,相互竞争、相互成就,充满生机与活力,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 "。天赐酱香,成就仁怀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美名。
传递生态知识,讲好自然故事,更好赋能仁怀酱香白酒产业。本期『仁怀物种』,讲述普通翠鸟的故事。
常去楠竹林公园、鹿鸣公园游玩的朋友,一定会经常看到一种飞行疾如闪电的小鸟在池塘边捕鱼。这种鸟叫普通翠鸟,它们是高效的猎手,常在水边枝头或岩石停歇,眼睛一直注视着水面,一旦猎物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入水,十次扎入水中起码五次以上能捕到鱼。
普通翠鸟为什么要加上 " 普通 " 二字?它的 " 普通 ",并非指它们能力普通或外貌普通,是翠鸟科中是分布最广泛的种类。事实上,它们并不普通。
翠鸟是中国 " 三有 " 保护鸟类。翠鸟科 15 种翠鸟,48 个亚种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 年 ver 3.1。普通翠鸟属于于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长而直如匕首般的喙。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喙,才成了捕鱼利器。
普通翠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各种小水体中皆有可能看到,这也让它们成为公众眼中曝光度最高的翠鸟。翠鸟习惯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生态良好的水域。这一行为,也充分说明了仁怀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别看普通翠鸟体型不大,却一身珠光宝气,极为好看。它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它的华丽色彩,并非来自于羽毛内的色素,而是一种 " 结构色 "。结构色又称物理色,是一种由光的波长引发的光泽。是由于昆虫体壁上有极薄的蜡层、刻点、沟缝或鳞片等细微结构,使光波发生折射、漫反射、衍射或干涉而产生的各种颜色。如甲虫体壁表面的金属光泽和闪光等是典型的结构色。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颜色是由色素产生的,即 " 色素色 "。由于色素分子对光的吸收和反射没有方向性,所以,自然界中大部分物体从各个方向观察得到的颜色光感是一致的。
而普通翠鸟羽毛里的 " 结构色 ",则是由非常精细的微结构形成,能够大量散射蓝色光,并使其呈现泛光的金属质感。
相较于常见的 " 色素色 "," 结构色 " 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不褪色。这一特点也给翠鸟带来了灾难。
早在周代时期,就有男子把翠鸟尾巴上的羽毛戴在发髻或冠上,称为翠翘。而正式的 " 点翠 " 工艺,是一项源自汉代的中国传统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翠鸟羽毛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深青、蓝紫、湖蓝等不同的绚丽色彩,深受所谓贵族阶级的喜欢。庆幸的是,现在翠鸟是国家保护动物,所以点翠工艺的原料由其他材料代替了。
目前在仁怀境内,除了能见到数量稳定的普通翠鸟外,还能在赤水河茅台镇段见到 " 冠鱼狗 ",即另外一种翠鸟。说起 " 冠鱼狗 ",它的名字来历可大有名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这样记载:" 狗、虎、师,皆兽之噬物者。此鸟害鱼,故得此类命名。" 他还进一步解释道:" 大者名翠鸟,小者名鱼狗 …… 鱼狗,处处水涯有之。大如燕,喙尖而长,足红而短 ……"
也就是说,彼时人们就把这种捕鱼能手的翠鸟命名为鱼狗。
冠鱼狗属佛法僧目翠鸟科大鱼狗属,是我国体型最大的翠鸟,体型比普通翠鸟大出一倍多,是翠鸟中的大个子。色彩较普通翠鸟低调,只有黑白两色。体羽以黑色为底蕴,许多椭圆或其他形状的白色斑点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俨然一副浑圆天成的中国山水墨画。此外,冠鱼狗擅捕鱼,特别是当它伺机捕鱼的身姿,像极了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垂钓者,故有 " 花斑钓鱼郎 " 的雅称。
每年的 5 至 6 月,是冠鱼狗的繁殖期,山区溪流、湖泊等的陡岸和悬崖,是它们营巢的主要选择。相较于其他鸟类只有雌鸟任劳任怨,雌雄冠鱼狗绝对属于模范夫妻。只要确立夫妻关系,无论是营巢还是捕食," 小两口 " 就一直形影不离,恩爱异常。到了抚育后代时,雄鸟也绝不会缺席,不仅与雌鸟轮流孵卵,还会肩负警卫与捕食的重任。
【小名片】
普通翠鸟,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鸟类,其体长约 16-17 厘米,普通翠鸟也被叫作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
普通翠鸟分布广泛,除中国西北部分地区外,可见于其他各省。普通翠鸟常单独活动,主要以小鱼为主食,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普通翠鸟的繁殖期为 5-8 月,每年繁殖一窝,每窝约产卵 5-7 枚。普通翠鸟的寿命一般为两年。
来源 酱香仁怀 / 陈勇
编辑 邓文盈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