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15 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 " 本源悟空 " 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在合肥完成重大突破,成功解决 " 一根线 " 的 " 卡脖子 " 问题,实现完全国产化。
图为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图片来源: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
量子芯片是 " 量子计算大脑 ",需要在 -273.12 ℃或更低的极低温环境中运行。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则是 " 神经网络 ",既要能准确传输信号,又要隔绝热量,为 " 量子计算大脑 " 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量子信息传输建立起高速、稳定的通道。
在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中,有一根至关重要的 " 线 " ——极低温特种高频同轴线缆。这根线是量子计算机信号传输的关键组件,曾一度被国外垄断,导致采购价格高昂。
记者了解到,这款国产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可为 100+ 位量子芯片提供微波信号传输通道,能够在极低热泄漏环境下实现微波信号的跨温区稳定传输。该模组的成功研发使得量子芯片能够发挥出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我国量子计算机更高效运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