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一览千年。走进长春市各博物馆,可以探寻城市发展轨迹,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与大家一同聆听博物馆里的新故事。
孩子们在长春博物馆里感受历史,拓宽知识面,接受文化熏陶。
依托厚重资源
构建多维度社教体系
我市多家博物馆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结合馆内藏品,设计推出独具地域特色的研学项目。长春博物馆在《图说考古》课程中,让学生们化身 " 小小考古家 ",体验考古乐趣;吉林省博物院 " 旗装雅韵 " 教育课程让学生们通过手工制作,了解满族服饰,感受历史温度;长春博物馆《伊通河畔冰河巨兽的乐园》科普课程带领大家探知史前大型古动物背后的故事 ……
博物馆构成了民族文化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历史和文化能够为今天的人们所理解,从而在公众与最直接、最真实的历史资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赵晨烨、吴钟毓母女,是我市各大博物馆的铁杆 " 粉丝 "。从女儿吴钟毓上幼儿园开始,母女俩每到假期就会来到博物馆参观学习。" 博物馆在我女儿心里埋下了关于美、想象力、人类所创造的美好的种子。在每一座博物馆里徜徉,孩子懂得了要为梦想去不断努力、不断创造。" 赵晨烨说。
博物馆不仅告诉公众 "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还启发人们思考 " 我们将向何处去 ",帮助今天的人们建立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
" 展教深度结合,展中有教,教中有展。目的就是让公众更好地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长春博物馆馆长范敏说。
观众通过数字科技,沉浸式体验陶器修复技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创新 " 博物馆 +" 模式
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如今,各大博物馆拿出 " 十八般武艺 " 吸引游客打卡,给足爱上博物馆的 " 一万种理由 "。如此的双向奔赴,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文旅消费不断升级。
购票排队、入园排队、体验项目排队 …… 这一场景发生在今年 " 五一 " 假期的首日,我市各大文博场馆游客络绎不绝、人潮涌动,网友戏称 " 长春太火了,好像哪里都有一亿人 "。长春文旅市场热力十足的背后,离不开文博场馆的持续发力。
" 我以前和朋友来过一次,那时候这里只有一些静态展示,没想到现在还有 NPC 表演,好像电影活了起来。" 游客王舒对长影旧址博物馆的创新展览表示惊喜," 相对于静态展示,动静结合的展出方式更加吸引人,我和朋友们更喜欢这里了。"
探索人体奥秘、了解印刷术、走进动车组模型参观 …… 主打 " 科技范儿 " 的吉林省科技馆一到假期就成为很多家长 " 遛 " 娃的好地方。
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每逢节假日,推出的投壶游戏、汉服体验等活动受到各年龄段市民游客的追捧。
" 博物馆热 " 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引擎。2023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的总数达 6565 家,免费开放率超过 90%。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 五一 " 假期,全国博物馆观众超 5000 万人次,达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了解一座城市的第一站设在博物馆,这彰显出人们已经从原来的出行旅游看风景,转向深度文化体验游。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文化场所,也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地方。
" 在博物馆,人们能够感受到长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生态和民俗魅力。我们开展一系列文化体验项目,打造特色文旅路线,精心设计‘博物馆 + 演出’等形式,全力满足观众多元化文化体验需求。" 范敏说。
人气火爆的背后,是各博物馆不断丰富研学项目、创新互动方式、开发文创产品,让博物馆越来越有 " 逛头儿 "。沉浸式体验实现古今对话,把观众和历史连接在一起。
市民参加长春博物馆组织的 " 春天的海洋奇遇 " 系列体验活动。
" 引进来 "" 走出去 "
城市 " 文化会客厅 " 未来可期
斗转星移,生命轮替,唯有文物能封存那些鲜活的瞬间。
如何将博物馆做 " 活 ",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城市 " 文化会客厅 ",进而吸引更多游客打卡观摩?
我市多家博物馆对此进行积极探索尝试。在临展常展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注重 " 引进来 " 和 " 走出去 ",与国内具有丰富馆藏的博物馆、机构深度合作,联合举办多个重磅精品文物展,并不断拓展 " 朋友圈 ",为观众奉献高水准的文博盛宴。
走出家门的长春博物馆 " 伊通河畔冰河巨兽的乐园——长春博物馆古生物化石展 " 在广东省中山市博物馆一经展出,便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今年 4 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伪满皇宫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 " 五千年前的水乡泽国——良渚文化展 " 在伪满皇宫博物院隆重开展,展览全方位展示了距今 5300 年~4300 年间良渚古国的辉煌成就,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探索中华文明的璀璨源头。
" 博物馆的游览经历,让我亲身体验到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深度对话。" 观众邓捷说。
看美展、观文博,正成为长春城市旅游的首选,成为人们来长春、爱长春的一大理由。
博物馆与人民、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关系,正在成为打响 " 长春文化 " 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有力支撑。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