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0 日晚 8 点,贵州传统花灯戏经典代表作《七妹与蛇郎》第五版在北京路大剧院上演。中国戏剧 " 梅花奖 " 获得者邵志庆携手蔡妙禧、罗代航等花灯戏新锐演员,共同演绎浪漫传奇。该剧在明日同时段、同地点还有一场演出。
灯从唐朝起、戏从宋朝生。作为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贵州花灯戏广泛流传于贵州各地,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既是贵州民间艺术瑰宝,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乡村到城市,花灯歌舞、花灯说唱、花灯戏曲在黔地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1956 年,贵州省花灯剧团(贵州省花灯剧院前身)成立,标志着我省的花灯戏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农村走向都市,从场坝走向剧场。成立后,创排的第一部花灯戏即是《七妹与蛇郎》。该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传承人、贵州花灯罗派表演创始人罗江禹的代表作之一,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演不衰、一票难求,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 2021 年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名单。
该剧取材于民间故事,讲述了很久以前,在贵州美丽富饶的蟒山深处张家庄,张家小七妹与蟒山捕蛇青年蛇郎相识、相爱,被张家大姐嫉妒陷害分离,最终又与蛇郎破镜重圆、终成眷属的故事。据介绍,在历代贵州花灯人的共同努力下,《七妹与蛇郎》几经修改、不断打磨。此次上演的版本是第五次创排,保留了大仁大义、善良亲和、斗智斗勇、阖家欢乐的精神内核,增加了新的人物线——邪恶狡猾的 " 蛇精 ",使得整出戏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人物关系更加清晰、故事冲突更加激烈。
从故事上,新版《七妹与蛇郎》着重描写大仁大义的蛇郎、善良亲和的七妹、嫉妒贪婪的大姐、邪恶狡猾的蛇精,以及聪明幽默的蜂翁,这样一个惩恶扬善、阖家欢乐的剧目,符合人们审美需求;从形式上,将花灯的歌舞性发挥到极致,在 " 蟒山定情 "、" 蜂翁说媒 "、" 成亲 "、" 七妹幻化 " 等场景中,舞蹈或情意绵绵,或风趣幽默,或热闹非凡,从不同侧面展现花灯歌舞的多样性。尤其是剧中花灯音乐及唱腔,来源于东西南北四路花灯的精华,在花灯人的改编下,悠扬动听,许多唱段已经成为经典。此外,该戏还有花灯戏中少有的武打场面。
来源 黔中书
文 郑文丰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