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新能源车的强势挑战下,曾为销售巨头的中国合资车企一汽 - 大众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24 年,对一汽 - 大众来说,不仅市场竞争激烈,而且必须面对人员优化的艰难决定。
近日,一汽 - 大众佛山工厂传来即将进行人员优化的消息。一份名为 " 一汽大众佛山公司计划减员情况汇报 " 的内部文件揭露了公司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文件显示,由于目前富余人员达到 700 多人,一汽大众公司计划对 690 名从 2019 年 7 月入职至 2024 年 7 月合同期满的员工进行人员优化,将根据绩效排名选拔前 25% 左右的员工续签,其余 565 名员工则面临不再续签的现实。这些员工平均年龄在 26 至 29 岁之间,以广东省优秀青年居多,学历多为大专毕业,他们的月平均工资大约为 6560 元,加上约 33000 元的年度福利,平均年收入达到 11 万左右。
面对人员优化,一汽大众提出了两大补偿方案。第一个方案为,若员工在公告发布后的 5 月 25 日至 31 日内无异议,愿意配合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将按工作年限提供 N+1 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第二方案是,如果员工在此期间与公司未能达成一致,公司将自 6 月起依法给予 N 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在这一艰难时刻,一汽 - 大众佛山工厂决定自 5 月 25 日至 6 月 10 日暂时停产,以配合人员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虽然一汽 - 大众对于 " 佛山分公司启动人员优化 " 的传闻已经对媒体有所回应,称此次调整针对的是部分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且已与当地政府进行报备,但销量下滑依旧是本次人员调整的重要原因。
回顾过往,一汽 - 大众连续三年位居中国乘用车销量榜首,然而 2022 年被比亚迪超越,失去了销冠宝座。进入 2024 年,一汽 - 大众的累计零售销量已经明显落后于比亚迪,两者差距近 33 万辆。与此同时,与吉利汽车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销量不断攀升,使得一汽 - 大众面临跌至第三名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汽大众不得不进行价格下调,旗下车型速腾、迈腾等的价格均有所下调。即使如此,一汽大众在新能源车型市场上的表现也并不理想。以 ID. 系列车型为例,最好的 ID.4 CROZZ 前四月累计销量仅为 11976 辆,而刚上市的 ID.7 VIZZION 连续三个月的月销量仅 300 多辆,难以承载起销量的期望。
面对销量的下滑,一汽大众的生产也不得不进行调整。佛山工厂的油车产线和电车产线在 2024 年的车辆生产订单为 22 万台,其中油车产线原有两个班次,去年 8 月已调整为一个班次,精简员工 500 多名。这部分人员预计将在 2024 年 4 月至 5 月陆继返回佛山分公司,这也正是一汽大众需要进行人员优化的原因之一。
困境之中,一汽 - 大众正面临重大抉择,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固自身地位,将是他们未来工作的重点。这不仅是对公司的考验,也是对中国合资车企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的考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