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5-27
如何“AI”西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近期,OpenAI 再次为全球用户送上一份重磅礼物:ChatGPT 不用注册,可以直接使用。这意味着大模型服务正式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更加深入地走进现实,将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

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力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革新力量。

西安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以智能化加持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 " AI " 西安。

办公楼里,白领们拿它查找资料,制作 PPT,大批量生成图片;马路上,它正逐渐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和眼睛 …… 当下,人工智能早已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褪去高大上的外衣,随风潜入人们的生活。

数据、算法、算力是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我们可以把数据想象成食材,算法想象成食谱,算力就像是烹饪的厨房设备。没有好的食材和食谱,再先进的厨房设备也无法做出美味的菜肴。

如今,基于软件服务、云服务、硬件基础设施等产品形式,结合消费、制造业、互联网、金融、元宇宙与数字孪生等各类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赋能各个产业发展。

在我国,人工智能早已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在 2017 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基础上," 十四五 " 规划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列为 " 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 "。2024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三次提到 " 人工智能 ",更首次提出了开展 " 人工智能 + " 行动。

顶层设计的加强、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换挡提速,为千行百业搭建数字引擎,步入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的新阶段。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 5000 亿元,企业数量超过 4400 家。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的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国 80% 以上,成为引领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战略性区域。

可见,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区域发展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作为西北首个、全国第二的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雁塔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目前可提供 AI 算力 300P,每秒可进行 30 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计算,相当于 150 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算,24 小时可处理数十亿张图像、数千万人 DNA、10 年左右的自动驾驶数据。

西安法士特高智新公司智慧工厂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33000 平方米的机加车间里,无人看管、贴有 5G 标志的 AGV 小车正往来穿梭运送物料和成品;工位上灵活的机械臂和数控机床配合默契;移动大屏幕上各种实时数据直观又清晰。

这是 AI 助力西安经济发展的生动场景。

2023 年 11 月,清华大学 AMiner 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城市前 100 强中,西安排名全球第 23 位,位列国内城市第 7 位。2020 年 3 月,西安获批建设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标志着人工智能产业正式进入国家队。

目前,西安在人工智能领域汇聚了 10 位知名院士,22 位高端人才;20 余所高校设置了相关专业,每年培养本科以上专业人才超过 1.5 万人。西安还拥有 " 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14 个,建成 " 车联网教育部一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 等省部级平台 36 个。

人工智能作为西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逐渐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西咸新区、经开区、航天基地、雁塔区为主要承载的 " 一核四区 " 发展格局,目前共有人工智能企业 300 余家 ( 规上企业 169 家 ) 。

西安市 " 十四五 " 规划明确要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陕西省培育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提出,将加快建设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西安正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全力加速。

原始创新上," 秦岭 · 西电遥感脑大模型 "" 秦岭 · 翱翔流体力学大模型 "" 秦岭 · 秦川交通大模型 " 等行业大模型相继研发成功,在支持我市基础研究、城市治理、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巨大支撑作用。

产业聚集上,西咸新区通过 " 特色产业园区承载 + 重点产业集聚 ",推动区域特色产业深度融合;高新区加快推进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中交科技城智慧交通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加速 " AI+ " 新动能形成;经开区重点打造中欧产业园,发展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等。

应用示范上,西安可视可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摘得 2023 世界知识产权领域最高奖项—— WIPO 全球奖;西安青牛智驾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智能小巴亮相第四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航天基地率先试点全市首个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浐灞国际港积极推进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等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建设。

人工智能风头正劲,西安如何在新赛道上跑出领先身位?

以科技创新之 " 进 " 拓发展新路。加快建设布局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各类市场化服务平台,建好做实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发挥好西部科技创新港生态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校企联合创新新机制,形成面向产学研用的特色平台,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壮大成势。

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在细分领域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围绕生活服务、公共服务、行业应用等多元化市场需求,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新型智能产品,将先导技术投入场景应用,充分释放产品价值,全面促进产品智能化升级。

让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 越走路越宽 "。加快培育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企业、领军企业,深耕专精特新,抓好扶小助微,推动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龙头企业发力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世界快速变幻,未来离我们越来越近。随着技术攻 " 尖 "、产业向 " 新 ",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将让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更加智慧、高效和生动。

创新基因始终深藏于城市血脉之中,并一路引领古都西安,不断构筑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战略承载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在崭新的赛道上让活力迸发。

这样的西安,你 " AI " 了吗?

来源 / 西安发布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ai 基础设施 互联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