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4-05-28
开拓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高原夏菜产业迈上4.0时代!榆中头茬高原夏菜上市直发东南沿海城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夏初,是榆中头茬高原夏菜陆续成熟的季节。5 月 27 日,在夏官营镇满福合作社蔬菜保鲜库前,工作人员将农户送来的红笋、芹菜、西兰花等高原夏菜分拣、剁根、清洗,然后移入保鲜库制冷,48 小时后,这些新鲜的高原夏菜将发往东南沿海城市。

据了解,今年榆中县计划种植蔬菜 41.7 万亩,预计产量 99 万吨,产值 25 亿元,创造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附加值 70 亿元,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 35% 以上。

坚守初心 彰显 " 老字号 " 独特魅力

在榆中县金崖镇齐家坪村,连片种植的高原夏菜,翠意盎然,散发 " 蔬 " 香,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 高原夏菜是榆中一张靓丽的名片,齐家坪作为乡村振兴带上的一员,在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中由数量向质量转型,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用量,以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不断提升蔬菜品质,作为一名质控员,我的工作就是抓蔬菜质量,用好菜来赢得市场。" 在地里正忙活的齐家坪村农产品安全质量协管员齐科恩介绍说,这些芹菜是头茬菜,已经陆续上市,二茬蔬菜大概到 9 月上市,10 月底基本结束。去年,全村种蔬菜人均收入达 1.7 万元左右,按照目前的行情来看,若产量稳定的话,今年人均收入将会达到 2 万元。

近年来,榆中县围绕打造百亿级高原夏菜产业核心区,建基地、扩规模,强科技、延链条,扶龙头、育品牌,加快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先后被认定为 " 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 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 ",创建为全国无公害生产和标准化示范县,2023 年被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早在 1997 年以前,榆中县青城镇、金崖镇、定远镇等乡镇,以农户为主,推广种植蔬菜,产品主要供应兰州市民需要。过去的近 30 年里,榆中县农业产业走过了 1.0 版单家独户扩面积、2.0 版组织外出拓市场、3.0 版完善组织化推动规模化的漫长发展历程。

勇于创新 续写 " 老字号 " 时代传奇

2023 年,榆中县第十七届五次全会指出,要坚持稳进增效,加快建设农业强县,着力开拓高原夏菜产业 " 前展后延强中间全产业链发展 4.0 版 ",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实现农民稳步增长。自此,榆中县迈上了高原夏菜 4.0 时代。

在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的千亩设施农业基地的育苗大棚内,二茬蔬菜种苗已出幼苗,葱蔚洇润、生机盎然。工作人员正给种苗浇水,仅用 1 个手持遥控器,一个人 1 天便可完成 2 个育苗棚的浇水、控温。

榆中县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紧盯 "3+2+N"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实施中国 · 兰州丝路寒旱现代种业创新谷,全面推进现代种业品质提升、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乡村产业融合共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装备提升、多元经营体系构建、都市农业品牌塑造、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 九大工程 ",坚持走好服务城市、提振农业、城乡融合、富裕农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全面提升全县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中国 " 西部寿光 "。

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组建高原夏菜技术协作团队,建立新品种种子种苗、生产规范标准、标准化基地、精深加工等 4 个专业化技术研发小组,加快关键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成果转化等技术落地工作的全面推进。

持续推广双垄三沟栽培技术,扩大冷凉型蔬菜种植面积,着力解决南部二阴山区农民增收问题。

持续推广 " 一月育苗、三月移栽、五月上市 " 设施温室育苗和钢架冷棚融合种植,春茬蔬菜平均上市周期提前 15 天、秋茬推迟 15 天,有效解决集中上市、压价竞争问题。集成推广 " 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 蔬菜病虫害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等蔬菜种植技术体系,示范引领全省高原夏菜产业种植技术不断提高。

抱团发展 激活 " 老字号 " 内在活力

" 今天大家提到的意见建议我们都会认真梳理研究,积极吸纳落实。下一步,我们要成立蔬菜发展协会,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在品种的选择上提供指导,水肥管理这一块提供一些建议,市场销售上共享信息等。" 在 5 月中旬召开的榆中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吴贵军说,希望通过协会搭建平台,会员形成合力,真正解决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

按照 "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示范引导,片带结合、区域推进 " 原则,通过推进集约化育苗、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无害化处理,全力打造中部川源河谷高原夏菜核心区、南部二阴山区冷凉型蔬菜生态种植区、北部干旱山区兰州百合特色种植区、城郊设施农业发展区。

切实用好独特气候资源和产品富硒优势,累计建成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 8 个,千亩设施蔬菜基地 15 个。建成蔬菜保鲜库 112 家,储藏能力达到 16 万吨以上,年外销蔬菜 140 多万吨。累计培育高原夏菜 " 甘味 "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 个、" 甘味 " 企业商标品牌 5 个,成功认证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共 4 个、" 三品一标 " 农产品 210 个。带动全县 18 个乡镇、24 万人在高原夏菜产业链上发展致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张永琰 文 / 图

一审丨金露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相关标签

夏菜 产业链 乡村振兴 兰州 转型升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