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5-31
【金融棒棒糖】9392万元!经开区政策激励与产业增效的务实之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工业强区 " 政策奖励应该如何开展?

5 月 27 日,经开区召开高质量发展政策兑现暨服务企业提质增效大会。会上,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向首批荣获 36 条政策支持的 268 家企业、367 个项目兑现奖励资金 9392 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真金白银的 " 滴灌式 " 奖励是对经开区此前发布 " 四新战略 " 的深入落实,亦是对陕西 " 三个年 " 活动的积极响应。对区域实体经济而言,此举不仅是对存量企业的信心提振,亦是对潜在增量企业投资意愿的直接促进。

01

奖励缘由:经开向新而行

资金去向,直击目的。

奖励起点源于经开区 2022 年 4 月重磅发布的 " 四新战略 " 行动方案——即 " 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 "。在彼时管委会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则可明确感受到 " 四新 " 所指:即外向型经济、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与北跨战略,而对 " 新 " 的锚定显然是经开区立足当地实际所擘画的未来 " 发展路线图 "。

▲图:" 三十六条 " 政策

" 顶层设计 " 发布半年后,为扎实推进 " 四新战略 " 的顺利实施,经开区于 2022 年 10 月特别制定了《经开区发布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十六条》这一 " 落实文件 ",计划在 3 年内最高拿出 9 亿元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这也成为了此次大规模奖励企业的 " 参考文件 "。

回顾 " 三十六条 " 政策,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条例来的十分 " 扎实 "。

不仅每一条都以 " 门槛 " 的方式明确指向企业奖励资金,而且进一步将支持方向清晰至扩投资优结构、工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商贸服务业、现代金融业、文化产业与建筑业这 7 大方向。在我们看来,经开区是在深度契合 " 四新战略 " 目标的同时逆向 " 规范 " 了区域未来发展路径。

如今看来,经开区此次针对企业的首批奖励已然做到了 " 精准匹配 "。

据了解,此次奖励企业名单涵盖扩投资优结构、工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商贸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与建筑业 6 大领域,高度契合 " 三十六条 " 政策中 7 大指引方向。其中奖励资金占比最高的 3 大领域为扩投资优结构、科技创新与工业高质量发展,占比分别达 38.38%、31.86% 与 21.42%,可见,蓝图规划之中经开区未曾偏离工业这一 " 立区之本 "。

▲图:6 大领域奖励资金占比

进一步拆解名单,我们注意到经开区此次奖励企业的更多细节。

其一是民企彰显活力。在 268 家奖励企业名单中,民企、国企与外企数量占比分为 79%、19% 与 2%,如此民企占据主导格局既已奠定经开区 " 向新而行 " 的市场活力,同时多家外企的现身亦切中经开区 " 开放新门户 " 的发展态度。

其二是长期深耕区域。获奖企业平均成立时间超 12 年,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企业自经开区成立伊始就与之相伴,成立时间最短的 10 家企业至今也达 3 年,可见,能够达标 " 三十六条 " 的企业基本都是区内成熟企业。

02

52 家企业:贡献高质量力量

区域财政吃紧之下,9000 多万给到企业绝非小打小闹。在我们看来,经开区追求的 " 鼓励效果 " 直指 " 区域贡献度 ",这一点在当日会议上的 " 全区高质量发展优秀企业 " 授牌环节体现尤为明显。

会议分别向上文提及的 6 大方向共计 52 家优秀企业授牌,我们举例看看这些企业的 " 实绩表现 "。

▲图:授牌企业名单

如高质量项目建设领域。

这里对应的是 " 扩投资优结构 " 方向,在 " 项目为王 " 时代下,入选的 13 家企业均 " 重注 " 经开。如 " 元老级 " 企业陕汽集团就在今年 2 月于经开区落户了总投资 100 亿元的陕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及产业链项目,目标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和西北地区最大的区域性商用汽车创新中心;2008 年入驻的华天科技亦屡次加注经开工厂,目前西安公司已成为这家世界第 6 的封测企业营收第一的子公司,面对 " 三十六条 " 中对于 " 支持产业协作配套 " 的重视,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孵化基地借助华天科技影响力,已吸引 30-50 家相关配套企业落户。

如工业高质量发展领域。

" 三十六条 " 中除了对企业规模、产值进行要求外,还强调了企业对于技术突破的重视。13 家入选企业中 " 专精特新 " 企业占比就超半数,如华欧精密所从事的关键基础部件研发制造正属于我国工业 " 卡脖子 " 问题,目前多项自主研发技术已填补国内行业空白;有色院旗下欧中材料已组建了国内首条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金属球形粉末工业化生产线,以及国内首条高温合金粉末涡轮盘 " SS-PREP Disk ® " 短流程生产线。数项成果背后无疑暗含着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牵引。

如秦创原建设领域。

" 三十六条 " 中对于该领域的支持则直指研发投入与创新平台建设。正如上图所示,入选企业基本均受研发驱动,如西部材料(002149)近三年研发支出分别达 1.2 亿元、1.6 亿元与 1.7 亿元,2023 年占营收比重 5.26%;拿下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伽马刀产品的大医集团刚刚于今年 2 月与经开区签订大医秦创医学装备科技园项目协议,计划投资 5 亿元。

▲图:西部材料近年来研发支出变化

可以看出的是,上述三大方向入选企业均展现出强烈的新质生产力特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显然释放了经开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信号。

此外,授牌环节对于 " 三十六条 " 政策中的其他几个方向也未缺席。

例如入选商贸业的陕汽进出口公司目前已设立 43 个海外办事处,并在肯尼亚、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 15 个国家实现本土化生产;例如入选现代金融业的天力复合(873576)已于 2023 年 7 月登陆北交所,IPO 募资 1.2 亿元等。

03

工业强区:意在产业集群

在瞄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 " 三十六条 " 实施两年来,经开区发展如何呢?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我们注意到其在 2023 年的两点明显变化。

其一是全国排名跃升。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综合排名》中,西安经开区 2022 年在全国 230 家国家经开区中位列第 28 名,跃升西部第一名,2023 年更是在稳坐第一的同时大幅提升 5 个名次,排名全国第 23 名。

▲图:西安经开区全国排名变化

其二是拿下外资第一。吸引外资一直是国家级经开区的 " 重头戏 ",经开区 2023 年以 25068 万美元的实际使用外资额正式登顶 " 全市第一区 ",金额较上年提升 35%。最新信息是,2024 年经开区还不断吸引了世界 500 强百事公司的 13 亿元投资以及沙特企业在西安首投。

这一切均离不开经开区 30 年来积累的产业底蕴。

要知道作为西安工业 " 重镇 " 的经开区,仅用不到全市 1.15% 的土地就贡献了全市 10% 的生产总值、四分之一的工业产值,2023 年汽车与新材料新能源两项主导产业分别完成产值 943.86 亿元、417.53 亿元,同比增长 38.4%、15%。

而通过此次经开区真金白银 " 鼓励 " 名单,我们再一次注意到管委会对于 " 工业造链 " 的长期培育意图,因为 " 获奖 " 企业已呈现出明显的 " 产业集群 " 形态。

如新材料产业。在企业名单中简单检索 " 材料 " 就出现 16 家企业,不仅包括脱胎于西北有色院的西部超导(688122)、西部材料(002149)与欧中材料 3 家 " 链主 " 企业,亦出现从事新材料下游检测领域的中航金属材料理化检测科技公司等。

如汽车产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在汽车产业上表现最为凸显,企业名单中不仅包括位于经开区的陕汽、吉利两家主机厂,亦出现为其配套而来的减震器龙头拓普汽车、从事安全气囊生产的外资巨头采埃孚,以及终端销售企业极氪汽车、意拓汽车等。

▲图:部分汽车产业链企业

如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经开区此次奖励企业名单中包括中国电子、永电电气、华天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同时,还出现从事半导体上游设计的龙腾半导体及从事分立器件制造的龙江华半导体等。

在金融棒棒糖看来,虽然开发区出手奖补企业并非新鲜事,但通过经开区此次奖励的完整脉络,我们更加清晰了 " 工业强区 " 巧妙运用财政资金培育区域产业集群的路径所在。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金融业 新闻发布会 陕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