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 梅花
梅花,蔷薇科李属木本植物,小乔木,稀灌木。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直径 2 — 2.5 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色、深红色;果实近球形。花期冬春季,果期 5 — 6 月。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我国是梅花的原产地,梅花栽培历史超过 3000 年。
资料来源: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
赏花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白梅》元 · 王冕
江城梅花处处开
人民日报记者 强郁文
立春前,江城武汉便被梅花的幽幽香气包裹。漫步马鞍山森林公园,红梅绿萼环绕着亭台水榭,疏枝缀玉,风吹影动,如入画境。
盛开在武汉街头的梅花,融入江城百姓的日常。每年寒气尚浓时,梅花进入盛花期,红的、白的、粉的,行人经过,一路幽香;春分,繁花落尽、青梅如豆,绿荫里偶有婉转的鸟鸣飘出,循声望去,是街边居民区里的老人挂出了一笼画眉鸟。
悠久绵长的培植历史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历来是迎春报喜的象征。
梅花原产于我国。据史料记载,秦汉时,野生梅就散见于长江两岸。相传我国有四大古梅,其中年代最早的晋梅就栽植于湖北,可见荆楚之地向来适宜梅花生长。
梅花历来深受文人雅士推崇。南宋时,武汉一带居民栽培梅花已很盛行;明清时,卓刀泉、梅子山是赏梅佳处。梅花饼、梅花粥还登上人们的餐桌。
梅树是 " 寿星 " 树种之一。古人赏梅,亦讲究 " 老枝怪奇 "" 贵老不贵嫩 "。武汉最古老的梅树位于东湖梅园,树龄达 800 余年,园内还收集百年以上的梅树近 200 株。
目前,武汉全市 107 座城市公园和景区种有梅花,共栽梅树超过 4 万株,其中百株以上规模的梅林有 34 片。观赏梅,老干虬枝、疏影横斜,别有一番风韵;路边梅,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开得质朴坦荡。
自强不息的精神标识
梅,可药可食、可观可赏,更入诗入画,成为中国人世代流传的审美意象和理想寄托。
武汉的地标黄鹤楼附近,历来遍植梅花。黄鹤楼公园附近,一条 " 彭刘杨路 " 勾起百年往事。1911 年 10 月 9 日,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执行武昌起义任务时被捕,10 日英勇就义。三位烈士就义当晚,武昌起义第一枪打响,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武汉的梅花见证了历史的风云激荡," 一树独先天下春 " 的品格也成为武汉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标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持续创造多个 " 第一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新中国第一家特大型钢铁企业武钢拔地而起,我国第一条光纤、第一家技术市场在此诞生 ……
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与这座城市 "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 的城市精神不谋而合。1984 年,在市花评选活动中,梅花以超高人气当选武汉市花。
寒尽春生的报春使者
梅如城,城似梅,以韵胜,以格高。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诗人折梅偶遇驿使,能托他带给北方友人的,唯有江南 " 春信早 "。寥寥数语,尽得君子相交之妙," 一枝春 " 便成了梅花的代称。
每逢花开时节,漫步东湖梅园,朵朵梅花随风摇曳,淡淡花香浮动,令人沉醉。这里是我国四大梅园之一,梅花品种 360 多个。
梅园入口处,可见一座 " 梅友 " 铜像,两位老者并肩站立,全神贯注凝视着手中梅花。他们是东湖梅园的奠基者:" 梅花院士 " 陈俊愉和梅花专家赵守边。
这亦是一段跨越南北的友情。1956 年,在武汉大学园艺系任教的陈俊愉被聘为东湖梅园顾问,和喜爱园林的赵守边谈起梅花,一见如故。后来陈俊愉调至北京,赵守边担任东湖梅园负责人。
每年梅开之时,两人就一起跋山涉水,走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遍寻梅花珍品,引进到东湖,筹建梅花品种资源圃。利用他们收集来的梅树枝条,东湖梅园开展大规模品种繁育工作,已培育出 50 多个梅花新品种。
如今,东湖梅园每年接待游客近 20 万人次。每年花开时节,都会吸引不少前来赏梅、咏梅、画梅、摄梅的游客。
寒尽春生,人尚未知,而梅已先觉,早早萌发在冬与春的交织、寒与暖的更迭中。穿着棉袄、顶着冷风出门赏梅的市民与游客,既是看花,也是在看城——如今的武汉,风华正茂、风光正好,如敢于争先的梅花一般,迎接更可期待的美好未来。
中国梅花研究中心—
为世界新增 163 个梅花品种
人民日报记者 强郁文
今年初的一天,清晨的梅枝还沾着露水,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晏晓兰已经套着鞋套,拿起纸笔,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 游客赏梅,赏的是梅花的颜色、形状和香气,而我们更关注反映梅花生长状况的各项数据。" 走近一株梅树,晏晓兰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观察测量枝条。树干分枝情况、枝条粗细、发芽数量 …… 不一会儿,手中的本子上已记得密密麻麻," 这棵树是实生苗,主要用来选育梅花新品种,所以要观察得格外仔细。"
1991 年,中国花卉协会批准在武汉东湖梅园成立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开展国内外梅花品种收集保存、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选育新品种并非易事。晏晓兰介绍,梅花属木本植物,育种周期比草本植物长得多。种子种下,至少需要 5 年时间才会开花,再经过 3 年观察,待植株性状稳定后,才能在其中筛选出形态特别、观赏价值高的品种。
近年来,中国梅花研究中心的园林工程师培育出了远观似雪、花香馥郁的 " 雪海宫粉 ",花瓣多达 65 枚的 " 多子玉蝶 ",枝条斜垂生长犹如一把大花伞的 " 红台垂枝 " 等,受到游客们的喜爱。
为了将这些优良品种推广出去,工程师们还给梅花办了 " 国际身份证 " ——进行品种国际登录,即让它们得到国际园艺学会的审定批准,成为国际承认的新品种,并能在全球合法流通。
" 国际登录的梅花品种共有 400 多个,其中 163 个品种是由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进行品种鉴别、命名并申请登录的。" 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主任江润清说,目前工程师们正精心培育一批早花和晚花品种,届时,梅花的观赏期有望进一步延长。
来源:人民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