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康养水城 2024-06-04
水城区果布戛:盘活闲置资源,小平菇长出好“钱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果布戛乡,一家新落户的生产平菇的特色农业企业,从动工到投产仅用了两个月时间。

到果布戛落地投产平菇产业的这家企业,系遵义玄泷食用菌有限公司。" 有朋友问我是怎么回事,咋个速度这么快,我告诉他这个‘速度’是水城区给的。" 该公司负责人严江满脸欣慰。他说,他的平菇产业能在果布戛乡迅速落地投产,离不开水城区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水城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的营商环境。

据果布戛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 3 月,他们引进了这家公司在大寨村实施大棚平菇种植,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乡政府在水、电、路、用工等方面做了充分的保障,以便让企业能够安心种植、顺利种植、成功种植。

"3 月初考察后就开始洽谈,当月底设备就进场施工,速度真的是蛮快的!"6 月 3 日,严江在给工人发放第一个月总计 6 余万元的工资后,看着眼前已投产的 86 个大棚,高兴不已。

记者进入种植平菇的大棚,一排排整齐的菌棒映入眼帘,一朵朵平菇簇拥而生,工人们穿梭在菌架间采摘着成熟的平菇,一筐筐新鲜的平菇随后便被运往市场。

严江是遵义人,先后在遵义、六盘水等地建厂发展平菇产业。今年 3 月,在洽谈完成后,他的新公司便成功落户果布戛乡,与相关部门签订了五年期限,且在签约后就支付了当年的土地流转费。

为何如此迅速?原因在于水城区十分重视农业产业。" 要让特色农产品远销外地,离不开本地龙头企业的带动,更离不开企业的入驻。" 水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以创新理念着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区域内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扫清了障碍,而严江和他的企业就是这个执行理念的受益方。

" 做菌棒需要工人,采平菇需要工人,冷库里也需要工人 …… 到眼下大棚里的平菇大量破棒而出时,需要的工人达到上百人。" 这也就近就地带动了劳动力的就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严江介绍,该平菇基地今年预计菌棒产量 50 万袋,能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50 户,基本工资支出约 80 万元。" 当地各级政府对我们的支持相当大,后期准备在水城区建设生产量达 200 万袋的生产基地。" 严江说。

据了解,当前生产平菇的地方,86 个大棚占地 93 亩,曾是闲置的种植大棚,一片荒芜。如今变身为农业生产的新高地后,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还带动了群众就业,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

大寨村坡脚组村民罗永淑表示,她在该基地务工每天有 100 元的收入,关键是还能照顾到家里,照顾到娃娃上学。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就业 遵义 生产基地 生态环境 营商环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