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6-05
【王军官场随笔之六十一】:厕所的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王军摄于伽什二中

这几年,受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邀请,我多次到新疆喀什考察青少年足球运动。走了许多中小学,每所学校都有漂亮的体育场,红色的塑胶跑道、绿色的人工草皮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漂亮的校舍,明亮的课堂,也夺人眼球。看着校园里干净卫生、带有抽水马桶的厕所,让我想起了两件关于厕所的往事。

1976 年冬天,我第一次去新疆。当时乌鲁木齐的公共厕所是两层房子,人在上边房子的木板蹲坑大小便,粪便直接落在下边房子地面堆积如山,冻成冰砣子,堆到一定程度,工人用铲子从下边房子清理粪便。

大约在九十年代初,我八岁的外甥小小随他妈妈从西安到德国生活。有一天,他妈妈被告知,小小被其他学生家长投诉,他向小朋友散布 " 恐怖信息 ":刚刚能用德语交流的小小,向小朋友讲起了他国内小学的 " 趣事 ",学校的厕所(旱厕)里有很多 " 小动物 "(他不会讲德语的蛆虫),上厕所时 " 嗄吱、嗄吱 " 踩死了许多 " 小动物 "。这样的 " 恐怖信息 " 真让人哭笑不得。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不要说城市,就像喀什这样边远地方,旱厕早已成为历史,抽水马桶成为寻常之物。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变化,还有许多许多。正是这些微观的变化,体现了中国进步的本质。

▲穿上国家队服的新疆少年穆萨江(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