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6-07
一年一度开放日,市民走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体验档案修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 文 / 摄)6 月 7 日,“ 6·9 ”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南京中山东路 309 号神秘大院迎来一年一度的开放日。它就是浓缩一部民国史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简称“二史馆”)。当天,市民走进这座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建筑内,听专家讲座、体验档案修复,了解档案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当天一早,40 名报名成功的市民走进这座历史感满满的大院。二史馆邀请南京城墙博物馆副馆长金连玉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主题为“旷世城垣 —— 南京城墙的前世与今生”。

讲座之后,观众们走进二史馆数字化大楼手工修裱室,体验档案修复。二史馆馆藏民国档案 258 万卷,由于年代久远,部分档案破损严重,存在纸张酸化、霉变、虫蛀、残缺、粘连等“病症”,需要抢救和修复。200 平方米的修裱室里,摆放着 10 张红色修复台,四面是干燥墙。“修复台就是档案的 ‘ 手术台 ’。档案修复用到的糨糊,是由小麦淀粉和水调制成的。它的调制方法,很像我们在家冲藕粉。”档案修复师的生动讲解,带领观众“零距离”认识档案修复工作。

△体验档案修复

“很多人通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了解文物修复。档案修复和文物修复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我们至今传承着传统的修复技艺,秉持着最小干预的原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技术处处长陆君介绍,历史档案保存至今十分不易,档案修复工作者秉持着工匠之心,传统技艺代代相传。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让观众体验档案修复,希望增强社会大众的档案保护意识,也是传播传统文化。

△体验档案修复

此次报名参加活动的市民当中,有高校师生,也有从事各行各业的文史爱好者。“ 95 后”上班族栾伟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关注到活动通知便第一时间报名,报名成功后专门请了半天假来参加活动,这次参观和体验让他更直观地了解档案,也对档案文献保护的幕后工作更加充满敬意。

相关标签

档案 讲座 南京 博物馆 95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