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6-08
发力“新质”,无锡各板块这样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锚定目标、乘势而上

6 月 7 日召开的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

动员全市上下

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

为江苏加快打造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更大贡献

新征程上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如何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如何以一域精彩为无锡添彩

一起看看

八大板块 " 一把手 " 怎么说!

江 阴

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

江阴将坚决贯彻本次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高水平科技创新,纵深推进 " 科创江阴 ",加快 " 一湾一谷一区一港 " 建设,筑牢载体平台支撑、提速科创主体培育、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高校院所特别是南理工、江大江阴校区加强产学研合作,全年建成投用科创载体 80 万平方米、有效高企突破 1200 家。

高质量产业转型,深化智改数转网联,加快强链补链延链,让传统产业向高焕新、新兴产业向强攀登、未来产业向新而生,加快空天经济、合成生物、氢能等未来产业有序建链,全年新招引超 50 亿元重大项目 3 个、其中超 100 亿元项目 2 个,推动新能源成为江阴第 5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高效能绿色发展,以建设长江生态安全区为引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提升 " 百亿百项 " 工程,加快建成 4 个印染集聚区,推动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确保单位 GDP 能耗持续下降,PM2.5 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保持 100%,全面提升发展 " 含绿量 "。

高标准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有资产清查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等三项省级试点,深入推进工改攻坚,加快江阴港打造近零碳示范港口,区港一体推进综保区发展,持续放大高铁、地铁吸附力,更好承接上海大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等优质资源溢出。

高层次人才引育,深化产才融合发展,持续打造青年人青睐的城市氛围、生活气息,提升高校毕业生回澄率、留澄率,全年引进大学生 1.6 万人,新增高层次人才 1300 人,为无锡 " 走在前、做示范、争作贡献 " 提供江阴更强支撑!

宜 兴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特色优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宜兴将认真落实市委全会部署,以 " 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 " 的自觉和担当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提供更强助推。

筑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支撑。提速陶都科技新城等重要载体建设,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新增科技型企业数保持全省、无锡最前列;大力推进特色园区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壮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抢占合成生物、氢能和储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新领域;迭代升级 " 陶都英才计划 ",深入实施 " 氿子兴宜 " 支持计划,高水平打造高端智力集聚平台。

注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扩大和稳定民间投资,打造以项目最快落地、企业安心发展为主要导向的最优营商环境;加快海外人才招引、海外投资促进,加速发展 " 跨境电商 + 产业带 " 模式,着力促进外资外贸提升总量、稳中提质;加快推进宜马快速通道、锡宜 S2 线等工程,深入实施 " 深耕上海 " 战略,多点对接京津冀和粤港澳等地区,促进产业、科创、人才、金融等全方位协同。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特色优势。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延伸到生态、人文领域,打造更多具有宜兴特色的发展优势。扎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建设,依托良好生态发展科创经济;着力转化人文优势,探索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 " 宜兴实践 ",打响 " 中国陶都、世界陶醉 "" 苏东坡第二故乡 " 等品牌。

梁 溪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 梁溪区作为无锡的中心城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起步基础、有独特优势。" 梁溪区委书记朱刚表示,梁溪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在强链延链补链上展现新作为。围绕空天产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 11 个产业生态圈建设,加强政策研发,强化基金招商,实体化专班推进,加快重大项目、链主企业和关键平台招引建设,全力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卫星产业示范区、低空经济试验区,加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全力冲刺千亿规模。

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科技企业、科创平台、科技人才倍增行动,重组区科创人才集团,深化 9 家高校院所合作,布局 9 个科创飞地,搭建智能算力、光电芯片、公共试验三大平台,加快建设 400 万平方米高品质园区载体,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发现、转化和落地。

在改革开放上探索新经验。深化功能区改革,强化区城联动,把梁溪科技城建成前沿科技策源地、重大成果诞生地,打造世界看无锡的重要窗口;深化国企改革,引导国企深度参与产业园区投资、建设和运营,培育国企产业化主体;主动链接粤港澳大湾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集聚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联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锡 山

突出科创、产业 " 双支撑 ",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锡山区委书记方力表示,锡山将认真贯彻此次市委全会精神,坚决扛起 " 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 " 的使命担当,并将以科技支撑、产业支撑为引擎,为全市 " 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示范 " 多作贡献。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方力说,锡山将突出 " 科技支撑 " 这一核心。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提升年活动,制定锡山 " 科创 18 条 " 实施细则,设立宛山湖新能源实验室,推动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三类企业有机衔接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实施 " 锡山英才计划 "3.0,加快汇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把做强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和强区之要。方力说,锡山将突出 " 产业支撑 " 这一基石。围绕传统产业升级,锡山将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步伐,落实 " 智改数转网联 " 三大行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打造从场景、上云、车间到工厂的智能制造标杆体系。围绕新兴产业壮大,将探索 " 钠电 + 电动车 +N" 的产业闭环生态,打造新能源新兴地标产业,打响宛山湖 " 长三角新能源湖区 " 品牌;编制全区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未来产业培育,紧盯 "3+N" 未来产业赛道,落实 " 六个一 " 工程,加快建设总投资 50 亿元的未来产业研发制造社区。

惠 山

" 四进 " 发力,融合共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市政协副主席、惠山区委书记吴建元说,根据这次市委全会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面部署,惠山将对标对表狠抓落实,以 " 四进 " 促发展,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示范、多作贡献。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共进。" 吴建元说,惠山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持续开展科技招商、产业招商、人才招引,加快推动蓝箭航天、航发燃机、中能瑞新、思源电气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 同时,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促进。" 吴建元提出,要深化科技、人才等领域改革,让各类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流动。发挥西站物流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优势,优化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线路,探索 " 跨境电商 + 产业带 " 发展模式,全面保障外向型经济发展。" 还要强化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统筹推进。" 吴建元说,惠山要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锡澄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加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促进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在惠山交互对接。

" 而高质量发展要与高水平安全齐头并进。" 吴建元同时提出注重运用数字化手段增强监管效能,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发展新质生产力全过程各方面。

滨 湖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滨湖将迅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为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贡献滨湖力量。

在加快打造创新湾区上,全面推进 " 山水东路科创谷 " 建设," 一所一策 " 释放驻区高校院所潜能,支持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开展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建好用好清华无锡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提升新型研发机构 " 孵化 " 功能。

在聚焦未来、抢先布局产业赛道上,滨湖将高标准推进 60 个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发展壮大总部、绿色、平台、数字、院所 " 五大经济 ",聚焦 "543+X" 产业前沿技术,紧盯合成生物装备、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专班化、清单化、节点化推动项目招引落地。

企业是创业创新的主体,滨湖将持续推动发挥 " 龙头 " 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健适医疗无锡研发生产二期、卓胜微射频芯片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 " 种子 " 企业,今年净增 135 家以上 " 高企 "。

人才是第一资源,滨湖将全力实施 " 青睐湖湾 " 工程,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知识产权、数据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强化金融赋能,打响 " 太湖金谷 " 品牌。

新 吴

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高地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表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将全面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聚力率先突破、多作贡献,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 "6+2+X" 现代产业集群,全力争当全省 "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 的前沿高地。

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实施传统产业 " 淘汰落后、老旧更新、数字提升、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出海发展 " 七大行动,每年实施重点焕新升级项目 100 个以上,力争到 2026 年底基本完成新一轮改造升级。加快 " 智改数转网联 " 步伐,全面构建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标杆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力争到 2026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 5000 亿元,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先行区。

推进新兴产业跨越工程。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力争到 2026 年,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 5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总规模跨越 1 万亿元大关,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总量全省城区第一优势。

推进未来产业集聚工程。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创新设立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场景应用促进中心、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加快推动化合物半导体和先进封测、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 "5+N" 未来产业集聚成势,力争到 2026 年,全区未来产业产值超 1 千亿元。

经 开

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 " 示范窗口 "

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委全会精神,无锡经济开发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努力为全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作示范上多作经开贡献,争当无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 示范窗口 "。

提升科技创新的高浓度。下一步,经开区将加快推动形成资源集聚、智力密集、产业融合、辐射全局的发展生态,健全完善科技创新高效转化机制,力争尽快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加强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培育 " 从 0 到 1" 的策源力。

提升现代产业的引领度。经开区将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招引力度,确保全年落地各类产业项目超 300 家。确保黄金湾科创园近期开园,全力推进数据要素产业园和无锡星谷建设,加快用数字赋能产业迭代焕新,有力推进 "5G+ 工业互联网 " 融合应用场景建设。

提升绿色发展的标识度。一方面,打造既蓝绿交织、水城交融,又充满人文气息的最宜居之地,让更多高端人才近悦远来;另一方面,深入研究绿电绿证、碳数据交易等,探索推广智慧出行、中水回用等应用场景。

提升深化改革的创新度。加快建立健全功能区、平台公司、属地街道一体安排、分工合理的权责清单和运行机制,加快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深化与先进地区在产业科技方面的创新合作,全力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来源:无锡日报

相关标签

江阴 生态环境 生物 核心技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