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中国的车企们正进行一场关于发动机最高热效率的较量。最近,上汽集团的加入不仅为这场比拼注入了新的动力,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
上个月,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 DM 混合动力系统,宣称其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 46.06%,创造了全球纪录。紧随其后,吉利不甘示弱,宣称自己的发动机早已在 2023 年获得了 46.1% 的热效率认证。两巨头的较量似乎已足够吸引眼球,然而在 6 月 8 日,上汽集团凭借一纸试验报告,将自己的发动机热效率推上了 48.1% 的高度,有效热效率也达到了 46.3%,展现出一骑绝尘的姿态。
上汽集团在微博中自信地表态:"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这句话不仅彰显了上汽的决心,更展示了其长期潜心研究、勇于挑战技术极限的企业文化。发动机热效率的提升,对于节能减排、提升车辆经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衡量汽车制造商研发能力的重要指标。
上汽所展现的技术,既包括了最精细的部分——如通过深度米勒循环和涡轮增压技术提高燃油经济性,也涵盖了大胆创新——将废气再循环率提高到 30%,融合了电控 VGT 可变截面涡轮技术以提高气缸内部空气密度,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荣威 DMH 超级混动系统在热效率上傲视群雄。
荣威在经过实际的续航挑战赛测试之后,以混动专用发动机带来的超高效能,让 D7 DMH 荣威车主实现了 2.8L/100km 的实测平均油耗,而且荣威 D5X DMH 在海南的实测续航中,创造了惊人的 1621km 续航成绩,这些记录都是得益于 DMH 发动机的出色热效率。
发动机热效率是评价发动机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其中,指示热效率与有效热效率密切相关却有着微妙的差异。指示热效率反映了气缸内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效率,而有效热效率则综合了这一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所有机械损失。因此,通常情况下,指示热效率会高于有效热效率。
通过这样一场技术和数据的较量,上汽集团不仅证明了自己在发动机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展示了技术创新对于品牌塑造的重要性。这些纪录和表现,无不体现出上汽集团在技术创新上的深厚积累和对未来可持续出行方式的不懈追求。
发动机热效率的突破为汽车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灵感,这不仅是企业的荣耀,也是中国汽车技术向前的一大步。同时也助推了中国汽车工业向着绿色、高效、环保的未来坚定前行。只是出于不同的测试环境和标准,导致业内产生一些争议。但作为消费者,乐于看到各家在技术上进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