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脉络,印刻着城市的厚度,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化记号。地处江南的锡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有着时光悠久的古镇、风景秀美的古村。一个个底蕴深厚、耳熟能详的地名,记录着锡山的发展历程,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情怀。即日起,锡山区融媒体中心推出《锡山地名故事》专栏,带大家探寻那些地名背后的轶闻趣事,领略锡山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览古追今、寻根溯源的文化之旅。
地名
东 亭
东亭素来就是苏南地区的一个历史名镇。
三千多年前,泰伯三让王位,偕弟仲雍从中原南奔荆蛮,并自号 " 勾吴 " 建都城于梅里,东亭便是 " 勾吴 " 的一部分。到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酷爱养鸭,特在东亭筑城垣以养鸭。汉高祖五年 ( 公元前 202 年 ) 建无锡县,东亭隶属于无锡县。清雍正二年 ( 1724 年 ) 析无锡、金匮两县,东亭隶属于金县。民国初两县复归无锡县,直至解放。解放初,东亭曾是无锡县委、县政府驻地。1958 年 9 月成立东亭人民公社 1983 年 4 月建东亭乡,1988 年 7 月建东亭镇。20 世纪 90 年代起,东亭镇又成为锡山市委、市政府的驻地和江苏省锡山经济开发区的所在地。2006 年,东亭撤镇建街道。
由于古吴文化的熏陶,钟灵毓秀的东亭历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在这片土地上,不仅诞生过唐代大诗人李绅、元代大画家倪云林,也哺育了名扬世界的现代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全国著名医学家诸福棠等。1956 年,全国首家乡镇企业——春雷造船厂在东亭应运而生,揭开了乡镇企业波澜壮阔创业史的序幕。
▲阿炳祖居
▲春雷造船厂
关于东亭地名由来
素有 " 千日造隆亭,一夜改东亭 " 的传说
大家了解多少呢?
传说无锡东乡有亭,原名隆亭,也叫隆廷,旧时是城东十里亭的所在地。后来之所以改名为 " 东亭 ",这与华太师有关。
华太师名察,字子潜,号鸿山,明代弘治年间出生。他少时聪颖异常,十二岁即写得一手好文章,二十五岁中进士。先后选为庶吉士、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员外郎中,后进翰林院任修撰。他还曾出使朝鲜,是无锡历史上出国使节第一人,为此得赐一品服。后来,因坚决拒绝奸相严嵩的结党营私,他被谗言中伤而外放,最后怒而拂袖,告老还乡来到荡口。但荡口地处偏僻,距县城有三四十里之遥,华察的应酬又多,感到非常不便,而他家的祖居之地隆亭,离城很近,水路陆路交通也都方便,因此他动了迁回隆亭之念。那里正巧有一座相王府旧宅,官府同意卖给华察。
这相王府原为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所有,占地四十来亩,一百多年后只剩断垣残壁。它四周有河,河南面有一椭圆形的地块名 " 龙舌尖 "。华察看后满意,亲自与行家一起设计,数月后新宅建成。动工时场面浩大,建造中用料挥霍,竣工后众人惊诧,以致 " 不敢仰视,侯门王府叹壮丽不如也。东西两园,石山石水,能自山自水,极土木之胜。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琼宫阆苑,竟出人间。闻工役告竣,使者以册进,首一叶开石灰一项,费四千金,即掩卷,余置不目 "。
▲东亭镇区旧貌图(1949 年前后)标记了华察家庭花园旧址,因年代久远,其范围布局已无从考证。
华察还把东西两园挖出的土堆成假山,山上种桂,取名金粟岭,园中还有梅坞、岩屋、洗心所、艺园等许多景点。他搬进新居后写了一首《移寓即事》:
" 茅屋近城市,飞尘满平陆。车马纷往来,冠盖相追逐。晨起劳逢迎,漏深未遑宿。遥忆东皋上,吾庐在空谷。春风草木长,秋雨禾黍熟。携樽治亲侣,荷锄戒童仆。行看门前山,卧对溪边竹。寒暄自相代,苍翠常盈目。何慕虚荣名,悠悠恋微禄。"
其喜悦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明华学士坊
然而物极必反。得意忘形中的华察,忽然接到朝中友好同僚差人的报信:有人奏本告华察 " 心谋不轨,动用皇砖,私造龙廷,阴谋造反 ",朝廷不日即派钦差前往勘查。
闻听 " 谋反 " 的罪名,华察吓得魂不附体,全家也都惊恐万状。但华察毕竟不是等闲之人,片刻便镇定下来。他想,这隆亭是固有的旧地名,怎么成了 " 龙廷 "?至于 " 皇砖 ",那是买来的砖大一些而已。这上奏之人,必定是以前自己支持县府公务中得罪的豪绅无疑。他们平时就对华察不满,一直在背后造谣中伤,伺机报复,现在见他造了豪华的宅第,以为终于找到了把柄,报复的机会来了。他们四处散布流言,添油加醋也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上了当,信以为真,于是关于华察要 " 谋反 " 的流言到处扩散。
有个聪明的家丁为华察献上一条妙计:邀集乡民,每人手持一段土布,次日五更进城,换回粮食或棉花,买卖中解释隆亭地名自古便有。让京城察访者知道真相;而在大砖上划上 " 十 " 字线,看上去就像小形砖块。
华察一听这个主意不错,但又觉得 " 隆亭 " 与 " 龙廷 " 的读音太近,它又在县城之东,不如索性改名为 " 东亭 " 更好;他还想到把 " 东亭 " 二字刻在豆腐干上,让乡亲们第二天去卖豆腐干,扩大影响。于是,华察派人连夜到附近的雷沟买进了大量土布,又制作了大批刻有 " 东亭 " 二字的豆腐干。第二天,许多百姓就去官道、码头按华府的 " 嘱咐 " 办事:只要是外地人问 " 龙廷 ",大家都说只有 " 东亭 "。
▲ 1986 年,东亭益民食品厂生产的东亭豆腐干
就这样,华察及其全家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无锡也从此流传开 " 千日造隆亭,一夜改东亭 " 的故事," 东亭豆腐干 " 之名也由此而来,但现在只剩下华学士坊遗迹,百姓称其住宅的一部分为铁墙门。
如今的东亭,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目前,东亭街道区域面积 13.31 平方公里,下辖 16 个社区,常住人口约 20 万人。在保留人文底蕴的基础上,东亭街道精细提升生活居住品质,以城市建设为支撑点,以城市更新为突破点,以城市管理为着力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日益生动饱满,老而不旧、久而优雅正在成为现实。策划:锡山区融媒体中心
部分素材来源:区档案史志馆 东亭街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