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白喉多发生在秋冬或早春季节,当地有本病流行或散发;或患者于病前 1 周内有与白喉患者接触史。
那么,如何预防白喉呢?
进入秋冬季节后,昼夜温差大,多种传染病高发。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习惯,用健康的体魄,迎接岁末。
有以下措施:包括隔离治疗患者、消毒、注射疫苗、白喉抗毒素,以及药物预防等,可以有效降低白喉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1、隔离治疗患者:对于确诊为白喉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直到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鼻咽部培养,并观察 7 天,预防白喉传播。
2、消毒:对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排泄物及接触过的物品,应进行彻底消毒。可以采用 20% 漂白粉浸泡 1 小时,或含氯消毒剂 5000mg/L 浸泡 30 分钟的方式进行消毒。
3、注射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白喉的最重要措施。应按照计划免疫程序,为适龄儿童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以增强免疫力。对于 7 岁的儿童和易感人群,可以使用吸附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进行免疫。
4、白喉抗毒素:对于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以使用白喉抗毒素进行预防。剂量为 1000-2000U 肌注,有效预防期为 2-3 周。1 个月后,再进行类毒素全程免疫,巩固预防效果。
5、药物预防:对于带菌者,可以使用青霉素或红霉素进行隔离治疗 7 天,防止白喉病情恶化及传播。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采用扁桃体切除术。
来源 / 西安高新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