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孵化平台和投资基金设立在创新源头的 " 家门口 ",深度参与香港各高校 " 产学研 1+" 项目的遴选、对接和申报 ……
无锡香港科创中心揭牌成立一年多来,两地科技与人才项目交流日益密切,为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
科创 " 飞地 " 双向赋能
无锡香港科创中心坐落于香港核心区域会展广场,于 2023 年 2 月正式揭牌成立,由国联集团下属锡洲国际负责运营。
根据《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实施方案》"1+1+7" 布局,锡洲国际主动对接粤港澳,在香港建设跨域对接平台,推动无锡与大湾区的产业协同合作,为香港的科创项目提供了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新路径。
香港浸会大学是香港八所重点公立大学之一,拥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在艺术科技、中医药等学科上具有领先优势。就在三个月前,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刘乐庭教授一行来到无锡滨湖区拜访交流,以生命科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产学研对接为契机,共谋校地合作新机遇。
刘乐庭教授对滨湖区强势崛起的生物医药产业印象深刻,也是充满期待。由香港浸会大学团队研发的自动化多重诊断平台,能准确快速且经济高效地分析检测呼吸道传染病,他希望未来这一科研成果能在滨湖区落地转化,产生效益。" 香港和无锡两地联系紧密、互动密切。香港浸会大学科研优势与无锡滨湖区产业发展有诸多契合点,希望双方保持沟通交流,携手推动科研成果在滨湖走向市场。" 刘乐庭教授表示。
除此之外,今年香港科技大学郑光廷副校长携项目团队先后到访无锡经开区和惠山区;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冯宪平教授也分别带领工程机械、电子封装等领域的创业团队赴无锡考察项目落地。
目前,无锡香港科创中心已与 52 个香港 " 产学研 1+" 项目进行了面对面接洽,与其中第一批共计 13 个项目签署了投资意向书,储备了一批海外专家智库。不少优质科创项目和人才团队对与无锡的合作表达了强烈的意向, " 孵化在香港、转化在无锡,研发在香港、生产在无锡 " 的锡港双向赋能之路正越走越宽。
金融 " 活水 " 双向灌溉
通过构建从天使到 PE 的投资基金链,无锡香港科创中心已成功设立总规模 2 亿美元的 " 国联新华 LPF 基金 " 和 " 国联招证 LPF 科创基金 ",以及 3000 万美元的天使基金,为香港和无锡的科创项目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无锡香港科创中心还强力推进校地合作,联动港大等香港知名高校,抢抓香港 " 产学研 1+" 政策机遇,联合申报的首批 13 个项目中 6 个获通过,占全港通过项目总数的 25%。入选项目之多,居中国大陆城市在港平台之首,总共将获得近 2 亿港元的资助。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 " 产学研 1+ 计划 " 明确,将拨款 100 亿港元资助不少于 100 支有潜力成为成功初创企业的在港高校研发团队。香港的创新之举,让敏锐的无锡 " 嗅 " 到了机会——紧密结合港校科研优势和地方产业优势,在对接服务中加速 " 双湾 " 科创融合。
一年来,锡洲国际团队频繁深入各大港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主动寻觅与无锡 "465" 现代产业集群 " 气质 " 契合的科创项目。公司还专门设立 " 无锡—香港天使股权投资基金 ",对项目进行商业策划、行业调研、融资规划,不遗余力提供孵化加速服务,同时积极对接板块资源,推动锡企与香港科创资源进行技术、市场及人才对接,以研促孵、以产促引。
" 无锡香港科创中心是国联集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无锡打造锡港两地协同发展平台,助推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国联集团总裁顾伟表示," 接下来,无锡香港科创中心将推动香港高校项目尽早商业化、产业化,助力无锡和香港科技创新资源及优势产业资源的有效融合。"
下一步,国联集团将继续推进无锡香港科创中心的建设,找准 " 国家所需、香港所向、无锡所长 " 的交汇点,实质性推进无锡与香港金融、科研及产业的深度对接,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推动香港高校 "0 到 1" 的原创性成果在锡转化为 "1 到 N" 的产业化成效,实现锡港共荣共赢。
来源:无锡广电新闻中心 何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