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无锡 2024-06-14
锡山地名故事丨安国故里安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开栏语—

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脉络,印刻着城市的厚度,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化记号。地处江南的锡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有着时光悠久的古镇、风景秀美的古村。一个个底蕴深厚、耳熟能详的地名,记录着锡山的发展历程,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情怀。即日起,锡山区融媒体中心推出《锡山地名故事》专栏,带大家探寻那些地名背后的轶闻趣事,领略锡山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览古追今、寻根溯源的文化之旅。

地名

安 镇

安镇历史悠久,古称西堠村,相传为南塘设堠之地。自宋元丰八年至清朝,无锡全境设 22 个乡,安镇一带属上福乡。

民国时期,安镇先后属怀下市、第八区、第七区。1945 年 11 月,第七区改称安镇区。1954 年末设安镇区,区署驻安镇。1958 年 4 月,撒消区级建制,各乡直属县领导。此年 9 月,在全县 " 人民公社化 " 运动中改称安镇公社。直至 1983 年 4 月,安镇恢复乡建制。1993 年 3 月改称安镇镇。2003 年至 2004 年,安镇镇先后与查桥镇和厚桥镇合并,设立新的安镇镇。2009 年 4 月,安镇析出原厚桥镇,分设安镇街道、厚桥街道。

安镇境内山水秀美,风景怡人,名胜古迹遍布,名人志士辈出。有胶山、翠屏山、吼山、白丹山、鸡笼山、凤凰山、鞋山等名胜,古迹有胶山寺、七云寺、窦乳泉、安国墓遗址前的石马、安公洞、驻仙岩、山庄河金焦二墩、西林 32 景、李纲少年读书处(李纲祠遗址)等。

明朝以铜活字印刷而名闻中外的安国葬于安镇胶山寺西侧,胶鬲、李纲、安国、安希范等安镇名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留下了宝贵财富和深远影响。

(上图为安公洞;下图为胶山寺内窦乳泉)

清乾隆年间

安氏兴盛,遂称安镇

安镇

是江南首富安国故里

对于安国,大家了解多少呢?

安国,字民泰,别号桂坡,明朝成化年间出生。他的祖父拥有 400 亩田地,父亲扩展到 4000 亩。安国和胞兄各分得 2000 亩。他在此基础上,以布衣从商,囤积诸货,家业迅速扩大,以 " 富甲江东 " 著称。因酷爱桂花,植丛桂于后山岗,自题住所为 " 桂坡馆 ",人称安国为 " 桂坡公 "。性好游,足迹踏遍半个中国。每到一地,除绘图外,还吟诗记之,集诗题为《游吟小稿》《安桂坡游记》。

▲安氏义庄原貌

明嘉靖早期,江南干旱,溪河干涸,禾苗枯萎。胶山周围的农民挨饿忍饥,生活十分艰难。安国为了救济灾民," 乃发粟千钟,计口就食 ",募民缘山凿池," 日役千人,计口程功 "。数月后,池凿成,面积数百亩,深数十丈,名 " 山庄河 "。这一浩大的水利工程,不仅救活了许多饥民,且灌溉山南大片农田。每年春夏降雨时节,润水争注,百流汇集,河池成了一个大水库,使胶山四周的荒茫之田变为润泽富绕的沃壤。

山庄河如一泓平湖,链嵌在胶山之阳,碧波荡漾,空濛窈窕,景色宜人。安国利用这一自然地形,在山坡上广植桂树,绵延二里有余,又绕堤植树,因山盖亭。山庄河内有二墩,安国将之比作扬子江中的金山焦山,题名 " 金焦分胜 ",并在墩内建造学榭,将园林命名为 " 西林 "。王世贞在《西林记》中写道:山上有五景,水上有十四景,山水兼而有之者三景。胶山西林以其精湛的造园艺术而著称于世,成为当时江南的四大名园之一。

安氏的西林,有异于同时代的其他园林,最初并不是作为园林而建造的,而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自然景观的二次利用,这在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二百多年来,虽然沧海桑田,西林别墅颓废已久,但若登上胶山之巅俯视,苍翠的山坡之下,河浜纵横,仍不失为一个山青水幽、风光秀丽之地。

▲西林 32 景之石道

安国不仅是江南巨富,还是明代著名的出版家,用铜活字印刷了大量书籍,时称 " 锡山安氏馆 " 的活字印刷,以技术精良、校勘精细、印刷质量高而闻名海内,被后人誉为明代铜活字印书的杰出代表,在我国的印刷史和出版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安国虽未涉科举,但嘉靖皇帝仍赐他 " 户部员外郎 " 衔,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明代末年文坛盟主钱谦益在古籍校勘跋语中说:" 万历壬寅,余读《春秋繁露》,苦金陵本讹舛,得锡山安氏活字本,…… 知为锡山本之祖也。" 钱基博《版本通义》:" 明以来,活字版盛行,出于吾无锡安国家者,流传最广,为世珍秘。"

▲ " 桂坡馆 " 印制的《吴中水利通志》

如今在安镇胶山北麓,尚存安国墓前神道石马,2003 年被列为无锡市级文保单位。安镇的城镇中心有一条道路被命名为安国路。

目前,安镇街道总面积 49.5 平方公里,下辖 11 个行政村,10 个社区,户籍人口 11 万人,外来人口 9.8 万人。凭借高铁商务区建设的东风,安镇正在精心设计、精心构筑一座古韵今风交相辉映、和谐繁荣比翼齐飞的魅力新城。

策划:锡山区融媒体中心

部分素材来源:区档案史志馆 安镇街道

相关标签

安国 融媒体中心 江南 古镇 美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