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2024-06-18
创新服务模式 深化机制改革 甘肃省二十五条措施支持新型工业化人才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资源。近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支持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围绕我省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服务为手段,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堵点、畅通循环,提出六个方面 25 条支持措施,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储备急需人才。

允许高校院所设置流动岗位聘用企业人才

创新引才模式,发挥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作用,搭建工业企业引才平台,组织企业赴 " 双一流 " 高校开展专场引才活动。定期举办特色专场引才直播活动,邀请重点产业企业负责人做客甘肃人社直播间宣传扶持政策、发布人才技术需求;打造柔性引才枢纽站,帮助企业柔性引进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外省专家;对引进战略性科技人才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按一定比例配套给予省级人才计划名额;允许高校院所设置流动岗位聘用企业人才,促进校企人才合理流动。

每年选拔 100 名工业领域陇原青年英才

培育青年人才,鼓励支持青年人才潜心研究、创新创业。面向工业领域每年选拔 100 名陇原青年英才,3 年周期内给予每人 15 万元专项资助。每年为工业企业单列名额,选派工业领域青年骨干人才到中央在甘和省属高校院所开展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每人资助 3 万元。扶持研发实力强、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重点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给予进站博士后日常经费补助和每年 15 万元津贴。

支持企业和高校共建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企业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注入人才动能。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每年培养培训既懂专业、又懂数字化的工程师 800 人左右。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支持企业和高校共建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工业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对评定的省级基地和工作室一次性分别给予 150 万元、5 万元资助。

每年组织开展工业优秀新产品评审

加大选拔激励力度,综合运用专项资金、人才工程、表彰奖励等政策,全方位激发各类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每年单列省级人才项目名额,符合基本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全部纳入享受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人员范围。每年组织开展工业优秀新产品评审,对获奖企业分别给予 200 万元、100 万元、50 万元和 20 万元资金奖励,获奖单位可提取不低于 30% 的奖金用于奖励主要研发人才。建立省级高技能人才奖励机制,适时评选 " 甘肃省技术能手 "100 名。

逐步向符合条件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下放职称评审权

健全职称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职称评审政策,畅通工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聚焦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适时新增职称评审专业,持续推进技术经济专业人才职称评审。逐步向符合条件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下放职称评审权,对作出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业家,不受专业、学历、论文、台阶等限制,符合条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相关标签

工业化 工程师 甘肃 人社 创新创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