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持续席卷北方大地,气象部门预计一直到 21 日,华北东部、黄淮等地还将有 35 ℃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日最高气温可达 40 ℃左右。
今年夏天有多热?
自 6 月 7 日开始至今,中央气象台已连发多天高温预警。过去十多天里,我国中东部地区约一半国土面积出现 35 ℃以上高温天气,尤其华北、黄淮一带持续出现接近甚至超 40 ℃的酷暑热浪。
6 月 19 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当日白天,新疆沿天山地区、陕西中部和北部、山西南部、北京中东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大部、安徽北部、辽宁中西部以及广东中西部、海南岛北部等地有 35~36 ℃高温天气,其中,新疆沿天山地区、陕西中部、河北中南部、北京东南部、天津、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 37~39 ℃。
40 ℃以上高温越来越常见了吗?
通过盘点 1961 年至 2023 年气象大数据发现,这 62 年中,全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出现 40 ℃及以上的高温总体确实呈现增长趋势,其中 2022 年最多,高达 4209 站次。
以河北石家庄为例,进入 2000 年以后出现 40 ℃及以上的高温年份明显增加,其中,2010 年出现 40 ℃及以上的高温日数共 4 天,2023 年高达 7 天。
还未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段,为何如此 " 火热 "?
这段时间以来,不仅我们国家北方出现酷暑高温,印度前段时间也出现 50 ℃以上超极端高温事件,泰国、墨西哥、美国等地极端高温事件也频发。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介绍,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和直接影响各地的具体的高压系统是影响各地高温最重要因素。
这强大的变暖趋势早几年就已有迹象。在 2020 年开始、持续了 3 年多的拉尼娜背景下,2021 年、2022 年,我国最暖气温记录仍被连续刷新。而在 2023 年转而经历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后,当年的全球气温更是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年纪录。
回到现在,厄尔尼诺已经结束,但拉尼娜现象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据世界气象组织此前消息,2024 年 7 月至 9 月期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为 60%;8 月至 11 月期间,这种可能性达到 70%。
还要热多久?
据气象部门消息,18-21 日,华北东部、黄淮等地还将有 35 ℃以上高温天气,局地日最高气温可达 40 ℃左右。20 日之后随着新一股更强的冷空气南下,北方大范围高温才可能得到缓解。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