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南州中医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收到一名年逾七旬肿瘤患者及家属送来的锦旗,既饱含了家属对医护人员给予精心治疗的感激之情,也彰显了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优势。
据介绍,这名时年 70 岁的患者于 2022 年 4 月就诊于黔南州中医医院肿瘤科,经诊断明确为:右上肺鳞癌侵及纵隔伴纵隔淋巴结(2/3/4/6 区)转移(cT4N3M0 IIIC 期 AJCC8th) 驱动基因阴性,PD-L1 表达阳性,TPS=2%。结合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当时给予的治疗方案是 " 紫杉醇 + 卡铂 + 替雷利珠单抗 "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4 周期(5 月 13 日至 7 月 15 日)。2022 年 8 月 16 日至 2022 年 10 月 4 日,医院调整治疗方案行 " 右肺原发肿瘤 + 纵隔转移淋巴结 " 放疗。
医生介绍,患者经治疗后右肺病灶、纵隔淋巴结较前缩小,仍有肿瘤残留。随后,患者每隔 3 个月就来复诊,均未见肿瘤进展表现。但此间患者偶有咳嗽,干咳少痰,活动后胸闷气短,容易疲乏,活动耐力不佳,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针对患者上述症状,医院后续使用中医药巩固治疗,结合中医四诊,辩证为气阴两虚证、伴痰湿内蕴,对症给予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温阳利水等治疗后,患者这些症状不断改善,咳嗽明显好转,体重维持稳定,精神可,舌质淡红,舌苔分布均匀,脉细滑。多次复查影像提示肿瘤病情稳定。3 年过去了,患者目前已回归正常生活。
延伸阅读:带瘤生存的中医秘诀
目前,恶性肿瘤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微创介入等,而在西医治疗后,如何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呢?如何才能更好实现 " 带瘤生存 " 呢?
恶性肿瘤作为 " 顽疾 ",早在明清时代,就有医家提出 " 带病延年 "、" 带病终天 " 的论述,国医大师周岱翰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 " 带瘤生存 " 的观点,周老认识到中晚期肿瘤是长期慢性病,根治不切实际,但可通过中医药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乃至延长生存期。
那么," 带瘤生存 " 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 带瘤生存 " 指病人经过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性症状 ( 如出血、癌痛、咳嗽、吞咽困难等 ) 消失,瘤体局部进一步缩小,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病人一般状况良好,可独立工作和生活;换言之机体免疫保护功能大于肿瘤扩散能力,使癌细胞长期 " 静止 "、" 休眠 ",病人处于临床治愈的健康状态。" 带瘤生存 " 是中晚期癌症病人得以长期存活的出路;临床经验告诉我们," 带瘤生存 " 只有依靠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 ( 非局部治疗 ) 方能实现;中晚期癌症病人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大部分病人仍可获得长期带瘤生存。
中医带瘤生存有哪些实践方法呢?
1. 药物治疗:中医治疗肿瘤的药物主要包括中药和针灸等。中药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选用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旨在调整身体内部环境,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针灸治疗则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于身体健康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带瘤生存的理念下,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调理方案。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会建议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对于湿热内蕴的患者,会建议食用清淡、利湿的食物。通过饮食调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3. 运动康复: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在带瘤生存的理念下,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例如,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会建议进行轻度的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对于体质较好的患者,会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通过运动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中医 " 带瘤生存 " 是一种独特的医学理念,强调在人体内存在肿瘤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环境,达到与肿瘤和谐共生的平衡状态,即正和邪之间的平衡。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就是通过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平衡,改善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控制和延缓肿瘤的进展,从而帮助患者达到带瘤生存的状态。
中医药的治疗不是单纯的杀灭肿瘤或缩小肿瘤,而是通过调节人体的整体状态,帮助患者与肿瘤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实现带瘤生存。因此,患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把中医药的作用简单地停留在肿瘤的治疗上。同时,患者也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促进治疗的效果。
来源 黔南州中医医院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