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片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教育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国家级教师职业教育实验培训基地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
●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化校园
●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
●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学校
●江苏省职业学校 " 双优 " 计划建设学校
●江苏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示范职业院校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直属江苏省教育厅管理,创办于 1956 年。如今,学校新一届党委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作风、保安全、促发展。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有效性,人才培养质量快速提升;实施环境整治工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干部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实施民生兜底工程,设立爱心账户,为困难学生解除后顾之忧;实施平安校园创建工程,综合施策,兜底安全底线。
7 万余名高水平技能型建设人才从这里走出,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成为长三角地区大中型企业杰出企业家、工程师、中高级管理人员、岗位能手。如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地勘部门第一地质大队技术能手姚正斌;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闫长干;" 江苏省旅游行业金牌导游 "" 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 "" 巾帼建功标兵 " 张玉环 ……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工人。60 余年,一代代学子,从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出发,在各行各业扬起 " 工匠之帆 ",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新征程上,学校坚定不移地走 " 质量立校 "" 人才强校 "" 特色兴校 " 之路,加快内涵建设与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致力于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润心赋能
亮点:
国学浸润、晨读晚写、党史学习教育、信仰公开课、球棋术舞社团、文化艺术节、校园技能节、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创新创业大赛 …… 置身南工校园,美好的一天是从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的。学习之余,学校组织了各类精彩活动,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校园生活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解读:
学校以美育浸润学生,成立美育教研室,整体设计并组织全校美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学校将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创建 " 劳动教育 +" 院级实践基地,组织同学们主动开展劳动实践。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利用 AI 手段,开展课外运动数据采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第二、第三课堂,拓展 " 五育融合 " 新空间,根据学生兴趣,组建球棋术舞等各种社团,切实践行 " 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 " 主要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双向赋能
亮点:
学校建有五年高职专业 19 个,3+3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项目 8 个,建成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4 个,国家级建筑类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岩土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等 2 个,省级五年制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省级现代化专业群等 6 个,省级品牌专业 7 个,省级特色专业 2 个,省级示范专业 5 个,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4 个,省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训基地 3 个,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职业体验中心、市级专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等 7 个。
解读: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与江苏省地质勘察局、南京旅游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中建八局、三菱电梯等 500 余家省内外名企合作,遵循发展集团化、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的思维,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 " 三对接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
2010 年,学校牵头组建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当选理事长单位,并入围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学校是 " 一带一路 " 应急管理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全国石化化工行业 " 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 " 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云计算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南京文化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关键词 创新教学
融合课程,工学实践
亮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459 名,其中副高及以上教师 128 名," 双师型 " 教师占 84%,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国家级)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省高校 " 青蓝工程 " 人才 17 人,国家级金牌教练、省级金牌教练 21 人,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省级名师工作室 6 个,市学科带头人 4 人,联合学院专业带头人 13 人。学校长期聘请 100 多名行业专家、技术能手为兼职教授、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工作。
解读: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对市场需求的人才专业能力、成长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把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标准、企业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相融合,同时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紧密合作,研发与时俱进的专业课程,保障学生学习最新的、先进的内容,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充分衔接,逐步形成学校课程+校企课程+企业课程 " 三融合 " 的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成立产业学院,开展学生工学结合实践,在真实的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全方位和立体化地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学校构建了 " 创新意识培养 + 创新路径选择 + 创新想法实施 " 的创新教育体系。如创建校级 " 创客中心 ",在每年校级技能节中设置创新比赛项目,面向全校征集创新点,鼓励全校同学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 " 创客中心 " 导师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 3D 打印、沙盘推演等手段验证真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多元渠道,升学就业
亮点:
近三年来,2000 多名学生通过专转本、专接本进入本科院校深造;学生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银牌 11 枚,省级技能大赛金牌 18 枚、银牌 30 枚、铜牌 27 枚。2023 年,11 名学生通过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被日本和韩国的大学录取。毕业生就业率历年在 97% 以上,对口率在 85% 以上。
解读:
学校的五年制高职(大专)学生可通过专转本、专接本、出国留学提升学历。五年制高职学生第五年通过江苏省五年一贯制 " 专转本 " 考试,进入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合格,可获得本科文凭。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在基本完成专科阶段学业的同时接读本科。目前,学校五年制高职有 16 个专业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开设专接本本科助学班,学生成绩合格,第六年可获主办高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学校的国际合作通过 " 走出去 "" 请进来 ",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的 10 所知名大学在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核心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互访、国际通用标准引进等方面开展合作。
如今,学校已向社会输送高水平技能型建设人才 7 万余名,无数栋梁脱颖而出,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走向筑梦中国的前沿领域。
联系我们
学校新大楼一号楼大厅设招生咨询处,热忱欢迎考生及家长来校参观、咨询。
学校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门麒西路 68 号
咨询电话:
025 — 84124716、84125986
学校网址:
http://www.njevc.cn
招生网址:
△学校微信公众号
△ qq 咨询群
通讯员 钱莙 盛宏友 学校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