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7 日下午," 诗歌里的中国 " 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在江苏书展举行。丛书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丁捷出席本次新书发布会,并在活动现场和读者分享了他的读诗心得。
" 诗歌里的中国 " 系列丛书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共 5 册,深入挖掘了中国诗歌中的宝贵财富,摒弃习惯思维,另辟蹊径。由 " 二十四节气 "" 传统节日 "" 民俗 "" 游戏 " 和 " 神话 " 等专题专集构成的丛书,集常识性、科普性与赏析性于一体。每本书选取多个小主题介绍相关历史风俗,并选取符合这一主题的古诗词,通过 " 主旨 "" 注释 "" 诗里诗外 " 等栏目,对诗歌进行解读,扩展与之有关的小故事,使图书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中国古诗?丁捷在新书发布会现场分享了他的经验。
首先,中国古诗不适合快读。因为中国古诗有韵律,不应该是快速念出来,而应该是慢慢吟咏出来、唱出来的。我们阅读中国古诗时,需要结合音韵和内容一起来理解,由此才能捕捉诗歌的韵味和精华。
丁捷指出,读中国古诗不能 " 整 ",不能只用一两句话概括诗歌大意,要明白一首诗的具体细节好在哪里。" 西方古典诗歌直抒胸臆、排山倒海,而我们的诗歌则是很凝练的,所以需要拆解。" 比如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中就有很多值得探究的细节," 明月 " 表明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因为空气能见度高,月光才能穿透松林,月光足够明亮,才能看到清泉在石上流淌。
此外,读诗不能 " 平 "。"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景象从六个方向看都不一样。读一首诗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入手,古代诗歌很内敛,一句话里有很深厚丰富的潜在内涵。" 丁捷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 李白写这首诗不仅是为了写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从形式层面讲,这四句诗其实包含了远近高低四种视角。而李白的人生状态就是忽远忽近,忽高忽低。离梦想近的时候他已经到皇帝身边了,远的时候他又不得不回到民间;一会儿他的宏图抱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高,一会儿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心情又很低落。一首《望庐山瀑布》,把李白自己的人生状态全部涵盖进去了。"
读诗也不能太 " 文 "。丁捷提到,中国诗歌有着 " 内外兼修 " 的双重丰富性,很多时候我们沐浴在中国诗歌的文采和情感这些 " 温软 " 里,对它浩瀚里所蕴藏的自然科学 " 硬货 " 多少有些忽略。从中国诗库中挖掘瑰宝时,我们更多地注重开发其情绪价值和美学意义,较少关注其对哲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贡献。
" 诗歌里的中国 " 系列丛书创新性地将诗歌赏析与科普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穿透历史的缝隙,重新发现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代社会的丰富多彩和智慧结晶。本套丛书不仅是诗词的赏析集,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悟文化之美,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文化自信,增进科学自豪感。
新书分享会结束后,丛书主编丁捷在签售区与读者近距离沟通交流,丛书受到了众多读者的欢迎。
近年来,河海大学出版社秉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图书,让读者们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让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姜斯佳 张垚仟
(主办方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