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7-10
上甘岭特等功臣林炳远逝世,战役中孤身歼敌140余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抗美援朝 " 二级战斗英雄 "、上甘岭特等功臣、原兰州军区雨林基地副主任(副师职)林炳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 年 7 月 9 日在四川南充逝世,享年 92 岁。

公开资料显示,林炳远,男,汉族,四川南充人,1932 年 11 月出生,1951 年 4 月入伍,1953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 年 4 月,任原兰州军区雨林基地副主任(副师职)退休。

林炳远因在上甘岭战役中战功显赫,荣立 " 特等功 ",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 " 二级战斗英雄 "" 模范青年团员 " 等称号,荣获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

林炳远先后 6 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接见,曾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先后共 17 次到北京出席 " 五一 "" 十一 " 观礼和会议。1993 年,原兰州军区为十大战斗英雄塑像,塑像居中最高者为林炳远,他生前是在世被塑像的英雄人物之一。

1932 年,林炳远出生在四川南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那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年月里,上学读书是奢望,但父亲仍然坚持送林炳远和几个兄弟去识字,教育他们不只为自己的生计而活,更要心系国家的命运。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韩国仁川登陆,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家门口鸭绿江边。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伟大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正式拉开帷幕。

" 我还记得那天父亲从场 ( 街 ) 上回来说,现在解放了,我们要感恩党和国家,抗美援朝我们家一定要去一个人。" 听完父亲的话,林炳远和二哥林高远都表示愿意去。林炳远回忆说,他和二哥都想入伍,当天整个乡镇有 70 多人报名参军。两轮体检后,林炳远被选中。" 我那会心里想,一定要上阵杀敌,报效祖国 "。

1951 年 6 月,林炳远告别了生活 18 年的家乡四川南部度门乡立石村,随军到南部 - 南充 - 宝鸡 - 东北,训练 4 个月左右,于 9 月入朝参战。

1952 年 10 月 31 日晚,林炳远所在部队奉命夺回 597.9 高地 2 号阵地。在炮火掩护下,林炳远和战友们冲向敌军布设的铁丝网,他们的任务是爆破铁丝网,为后面的部队扫清前进的障碍。炮火到哪里,林炳远和战友们就冲到哪里,几乎是贴着炮火前进。

开辟通路后,战士们猛冲猛打,这一天共打退敌人 17 次冲锋,消灭了 1000 多个敌人。美军不甘心丢掉阵地,便对 2 号阵地又一次发起进攻,用密集的炮火向这里倾泻了数千发炮弹。

林炳远与班长等 4 人负责守卫坑道口,他们刚来到坑道口,敌人一发炮弹就打了过来,班长和另外 2 名战士当场牺牲,林炳远走在最后,也被震晕。紧接着,又一发炮弹打过来,把他震醒。他隐蔽在战壕里,冷静地观察着敌人。11 月 4 日天黑后,林炳远独自打退了敌人的 3 次进攻,才终于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次日凌晨,他判断敌人不会再冲锋,便回到连里报告情况,请求增援。这才得知,连队只剩下指导员和几名伤员,其余战友都已壮烈牺牲。林炳远在坑道里找到 3 名轻伤员,准备迎接敌人的大进攻。11 月 5 日上午,当林炳远他们与敌人混战在一起时,一枚炮弹在人群中炸开。林炳远的 3 名战友全部牺牲。此时,阵地上又只剩林炳远一个人了。

很快,敌人开始向着林炳远一个人据守的高地发起冲击。林炳远隐蔽到山顶一个炮弹坑里。此时的他,身上只剩下两枚手榴弹。他定了定神,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弹坑另一侧半山腰两名同志带着弹药前来支援。他们与敌人展开了生死较量。枪林弹雨中,一名战友被一发子弹命中,当场牺牲。

" 与其死守在这,不如冲出去杀个痛快。" 林炳远决定出击。在另一名战友掩护下,全身绑满弹药的林炳远借着手榴弹炸起的烟尘跃出弹坑,发起突袭,敌人顿时乱了阵脚。敌人纷纷往山下退,直到 11 月 5 日下午 3 时左右,增援部队赶到,只有林炳远一人坚守的 2 号阵地始终未被敌人攻下。战斗中,林炳远个人歼敌 140 余人。

来源 / 澎湃新闻

相关标签

四川 南充 抗美援朝 志愿军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