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第 33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黎举办,法国的首都再次向全世界展示生命力的契机。如果希望 " 细微之处见真章 ",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巴黎街景中寻找记忆,翻开这部《巴黎历史侦探》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者宫下志朗用独特的 " 侦探游记 " 写法,在巴黎 " 这瓶香气馥郁的美酒中,探寻酒瓶底部的沉淀物 "。
巴黎,一座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城市,这座全世界公认的浪漫之都街头巷尾都散发着文学与艺术的气息。许多文学巨匠不吝惜绝美的词句,表达对巴黎的喜爱与留恋。在海明威笔下,巴黎是 " 流动的盛宴 ",只要去过一次便会伴随你一生;在维克托 · 雨果口中,巴黎有着神奇的魔力," 呼吸巴黎的空气吧,它让灵魂永驻 "。这座处处弥漫着情调与品味的城市所吸引的,并非只有西方人的目光,远道而来的东方宾客同样为之倾倒。在《巴黎的鳞爪》中,徐志摩就给出过极高的评价:" 到过巴黎,一定不会再稀罕天堂 "。千百年时光流转,无数国度与都市兴盛之后又衰败,却无法撼动巴黎的地位。提到巴黎,人们大多会先想到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先贤祠这些名胜古迹。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历经许多个世纪,见证了无数兴衰成败,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但巴黎的魅力远不止如此,哪怕是城墙上的一块砖石、失去了翼板的风车遗迹,甚至是道路奇妙的坡度,都承载着城市记忆。作者宫下志朗着眼于最容易被忽略的街景," 半是无心半是刻意地围绕一些算不上值得纪念的细节,展开了一场小小的侦探游记。" 尤其是那些从功能上讲已接近废弃的区域和物品,更令作者和读者兴奋,因为漫步其中更有回到过去、与前人对话的感觉," 那是一个与时尚截然相对的时空 "。
" 巴黎人的一只脚站在优越的现代世界,一只脚仍留在优美的历史空间里。前者享用物质,后者享受精神。" 巴黎不仅是历史名城,同样是有丰富物质生活的时尚之城。老佛爷、巴黎春天这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吸引着无数的消费者。在这些高楼还未拔地而起的时代,拱廊街就是巴黎的时尚前沿与购物天堂。这里不仅是戏院、银行、书店的聚集地,更是巴黎人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如今,这些拱廊街不再时尚,但 " 犹如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能够 " 让人穿越回从前的时光,使人愉快。" 在已萧条冷清的拱廊街,宫下志朗找到了保留着 19 世纪风貌的刺绣用品店,还有柱间拱廊上残存的文字,这都是曾经热闹繁华的证据,被作者视为 " 无上珍贵的痕迹 "。
如果说探寻曾经盛极一时的拱廊街,还称得上有的放矢,那么沿着废弃铁路线漫步,则完全是充满浪漫色彩的突发奇想。列车已经停运,铁路也被围了起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完全拆除,徒留一片了无痕迹的空地。抱着这样的心情,作者用脚步、用双眼、用镜头 " 抢救 " 这段独特的步道。枕木的软硬和间距决定着脚步,两侧的风景则引领着兴奋又忐忑的心境。虽然雨越下越大,虽然无从辨别自己所处的位置,但这样的 " 城市冒险 " 依然令人兴致不减。发生在巴黎的故事数不胜数,描绘 " 浪漫之都 " 的壮丽文字也广为传唱,而宫下志朗则独具慧眼,独自前行,寻找那些无人注意的美好,因每一个年代久远的痕迹而欢呼。
作为一本旨在原原本本记录作者漫步巴黎旅程的独特 " 侦探游记 ",《巴黎历史侦探》视野广阔又细致入微。在记录城市景物的同时旁征博引,参照文学作品文本与历史资料,进行了细致的讲述。作者宫下志朗曾获大佛次郎奖、读卖文学奖,他用幽默的文笔描绘巴黎的风土人情,让读者有亲自游历巴黎的感觉。
正是对文学作品与历史资料的广泛引用和忠实记录,让《巴黎历史侦探》有了不止于城市游记的别样魅力。在漫步巴黎街头的同时,宫下志朗还将法国历史上的文学名家与巨著带到这场漫步中来,真实还原他们的身份、境况与心情,让读者能够与这些大师隔空对话。在上文提及的拱廊街,就有著名诗人阿蒂尔 · 兰波青少年时期的记忆。位于舒瓦瑟尔拱廊街的勒梅尔书店是高蹈派诗人们的圣地,17 岁的兰波曾将自己的诗寄往这里,期待能够发表。同样是在这里,兰波与 " 被诅咒的诗人 " 保罗 · 魏尔伦结缘。" 至今,兰波的幻影恍若仍然站在这条拱廊街的中央,披散着的长发从帽檐下面露出来,他穿着破破烂烂的裤子,嘴里叼着一个烟斗。" 这样细腻而优美的文字,仿佛让我们亲眼见到了这位著名诗人。除了历史故事,《巴黎历史侦探》的作者宫下志朗还熟知过去巴黎的生活方式,从几个世纪前的寄信收信方式中,寻找到了趣味横生的名人故事。" 存局候领 " 是一种写明收件人和指定邮局,由收件人凭证领取的寄信方式,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前文提到的兰波与魏尔伦、给汉斯卡夫人写信的文学巨匠巴尔扎克、《魔鬼附身》中的玛尔特,都曾通过这种秘密模式通信,取信时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让读者也跟着提心吊胆。对于习惯了现代化通讯方式的我们来说,这种古老而原始的联系方式似乎很遥远,但读起来同样亲切而浪漫。
作者 郑文丰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