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划九州,始有荆州。
跨越千年的荆州古城墙,留存百年商埠和工业记忆的洋码头;" 千里江陵一日还 " 的诗篇,吟咏着这座魅力古城。
楚文化与三国文化交融,荆州,穿越千年历史云烟,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芒。
7 月 10 日,参加 " 大江奔涌 · 沿着长江经济带看中国 "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代表们来到荆州,触摸千年古城墙砖,走进百年洋码头,实地感受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荆州新诗篇。
明代城墙依然坚如磐石
走进荆州古城宾阳楼,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雕像,讲述着荆州人最熟悉的三国故事。
荆州古城墙
《三国演义》120 回故事,有 72 回发生在荆州。在文学作品之外,荆州的历史更加悠久灿烂。
1982 年,荆州成为全国首批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经 2800 余年岁月洗礼,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先祖们,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宝贵遗产。
现在的荆州古城墙上,不少雕刻有文字,根据工匠姓名和籍贯溯源的城砖,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而在砖墙的下面,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时期的砖城,两晋、三国时期的土城。直到今天,人们还能在荆州古城的寅宾门,找到一段用石灰糯米浆夯筑而成的明代城墙,经历 500 多年,至今仍然坚如磐石。
对荆州来说,古城是不可替代的财富,但如何在保护中发展,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百姓的意愿。
2012 年,荆州市政府出台《荆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定》;2016 年 12 月,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荆州古城保护条例》;2022 年 12 月荆州市政府出台《荆州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修缮管理办法》。
2019 年,荆州正式启动古城保护疏散工作,以古城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散,目前,荆州古城内已完成疏散项目 91 个,其中整合调整、新建外迁、停办收回学校 11 所、医院 3 所、行政事业单位 69 家、企业 8 家。古城内常住人口控制在了 5.1 万人左右,达到了《荆州古城保护条例》要求的 " 将古城常住人口控制在 6 万人以内 " 的目标。
一批批外迁疏散项目为古城文旅产业发展腾退空间,旅游文创、民宿民俗、特色餐饮等业态的引入,让老街区成为新网红、老街坊赶上新潮流。
" 荆小楚 " 让文物更加鲜活起来
虎座鸟架鼓、越王剑、吴王阖闾戈 …… 走进荆州博物馆,一件件镇馆之宝吸引了众多观众。不过现在吸引观众的,还有一位虚拟解说员 " 荆小楚 "。只要微信扫码,这位穿着广袖细腰的楚国传统服饰,笑容甜美的解说员,就会陪着游客介绍博物馆内的展品。观众既可以选择让 " 荆小楚 " 为你设计线路,让 " 她 " 带你看展品,也可以选择自由行,走到哪个展品跟前," 荆小楚 " 就会介绍它的来历。
荆州博物馆
" 荆小楚 " 是今年 5 月 18 日 " 博物馆日 " 才 " 上岗 " 的,作为荆州博物馆精心推出的主题 IP 形象,她长相甜美、表情灵动、能歌善舞、博古通今,整体形象设计可以说从头到脚都充满了荆楚文化元素:发饰设计参考 " 虎座凤鸟悬鼓 " 造型,服饰设计参考 " 龙凤虎纹修罗 ",身挂玉饰参考 " 神人操龙形玉佩 ",这都是在荆楚大地上出土的楚文化代表文物和标志性文化符号,整个 IP 形象充满活力、端庄大气,体现荆楚文化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据了解,荆州博物馆将围绕 " 荆小楚 ",进一步做好博物馆的宣传,开发与之相关的 IP 动漫文创产品。
荆州出土楚简发现了最早的 " 乘法口诀 "
你能否想象,明朝时期也有类似今天的 " 绘本 " 读物?在荆州张居正故居,一件特殊的展品,吸引了不少游客。
张居正故居
这部 " 绘本 " 的正式名称叫《帝鉴图说》,这是当时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为只有 10 岁的万历皇帝量身定制的教科书。这部书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既讲述历代帝王励精图治的故事,也讲述那些倒行逆施的 " 反面典型 ",以教育年幼的皇帝如何做人,如何管理国家。张居正考虑到皇帝年纪还小,除了选择的故事道理比较通俗易懂外,每篇故事还会让宫廷画师配上插画,更加惟妙惟肖。这部书深得万历皇帝的喜爱,后来这部书还流传海外,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荆州历史悠久,文旅资源得天独厚,随着不断推陈出新,荆州文旅也越来越有魅力。
2023 年,荆州秦家咀楚简的发掘,让荆州再次引起众多关注。荆州博物馆馆长杨开勇介绍,这次楚简发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 " 乘法口诀 ",在 2300 多年前的战国中期,楚国的简牍上就留下了这样的记录:" 三七二十又一,四七二十又八,五七三十又五 "。杨开勇说,目前这批竹简还在做进一步的保存和修复工作,将来游客也有望在荆州博物馆看到它的复制品,感受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源:极目客户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