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里挑一 " 的男性乳腺癌
前不久,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诊了一名因乳房破溃前来就诊的张大爷(化名)。张大爷今年 75 岁,自述 20 多年前就发现自己左侧乳房有一 " 枣核 " 大小的硬结,不疼不痒,未引起重视。
不久前,忽感左侧乳头瘙痒,抓挠后导致表面皮肤破溃,继而发现左侧乳房肿块较之前明显变大,随即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门诊就诊。初步检查后,门诊医生建议张大爷住院治疗。
门诊乳腺超声提示:左侧乳腺低回声结节,BI-RADS 4 类;左侧腋窝淋巴结异常肿大。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科室团队随后为张大爷实施了左侧乳房肿物及腋窝淋巴结的穿刺活检术。穿刺病理结果显示为: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癌 2 级;左侧腋窝送检纤维结缔组织内见癌组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乳腺癌。
随后,结合张大爷术前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后,告知张大爷及家属拟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案。家属经过商讨表示,因为张大爷平素身体欠佳,年龄较大,担心无法耐受化疗而拒绝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要求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最终,经过慎重评估及考虑患者及家属意愿,科室团队决定为张大爷先行手术治疗,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再决定后续治疗。告知家属手术方案、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后,经过详细的术前准备,团队为张大爷实施了 " 左侧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为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癌局灶,见 Paget 病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术后,张大爷切口愈合良好,但术后病理明确为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为激素受体阳性型,建议张大爷行术后辅助化疗 + 局部放疗,化疗结束后继续行内分泌治疗。但由于年事已高,张大爷仍拒绝术后辅助化疗,后续将继续接受局部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的 0.2%~1.5%,占乳腺癌的 1% 左右,中国 MBC 约占总体乳腺癌群体的 0.31%。其高发年龄在 68~71 岁,多发生于乳头下方,表现为乳晕下无痛性肿块,发展过程中,乳头通常较早受到影响,可表现为乳头溢液、乳头回缩等症状。由于腺体组织少,就诊不及时,可有胸部皮肤或胸肌粘连现象,少数患者也会有 Paget 病等皮肤变化。
与女性乳腺癌相比,有哪些特点?
在病理学方面,与女性乳腺癌相似,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但与女性不同的是,MBC 最常见的分子分型是管腔型,常表现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阴性,激素受体阳性。由于很多男性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对其乳腺的异样不重视,从而延误病情,导致就诊时病情常发展到了中晚期,影响预后。
如何诊断?
参照女性乳腺癌诊断方法,可以选择 B 超、X 线以及乳腺动态增强 MRI 等影像学检查。B 超检查对乳腺和腋窝淋巴结评价具有优势。由于男性乳腺体积小,故乳房 X 线检查存在困难。MRI 则可用于评估胸壁受累、术后残留病灶、新辅助化疗反应。因此,推荐在 B 超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术前诊断 MBC 的金标准。
治疗方法有哪些?
1
手术治疗
MBC 应遵循分类治疗原则,按照分期、分型制定治疗决策。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术为目前 MBC 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应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则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2
放疗
辅助放疗可改善局部控制和生存率,尤其对肿瘤较大且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推荐Ⅲ期 MBC 与淋巴结阳性 MBC 患者行乳房切除术后接受辅助放疗。
3
内分泌治疗
>90% 的 MBC 患者激素受体(ER、PR)阳性,内分泌治疗可改善总生存率。
专家提醒:乳腺癌并非女性的 " 专利 ",男性乳腺癌虽然少见,但临床上也并非罕见。因为男性特殊的生理特点,总体生存率要低于女性。如果男性出现乳腺增生、无痛性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或者内陷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来源 /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