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湖畔的栈道蜿蜒而行,两旁花草葱郁、树影婆娑,三两群白鹭在水边悠闲徘徊,宛如一幅天然画卷。这片充满诗意的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污水厂尾水净化湿地,作为当地生态修复的一角,节水工程的示范,已经悄然运行了一年。
近年来,为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抓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节水工作,统筹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用水效率、海绵城市建设、污水再生利用以及水环境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有力推动了城镇高质量发展。
无锡胡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内的尾水净化湿地,从污水厂排放口到吕舍浜排放口,总长约 350 米,总面积 5660 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 1667 平方米,总投资 115 万元。
△胡埭镇污水厂尾水净化湿地 胡埭镇供图
水塘变身,改造生态氧化塘进一步净化水质
步入这处小型的尾水湿地,两名工人正在清理鸟粪、进行草坪绿植养护。" 从前,这是一处小水塘和私垦菜地,还有一些私人养的鸡鸭。" 无锡胡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副经理白向兵介绍,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位于污水处理公司内排口到吕舍浜外排口的明渠东侧。项目因地制宜设计生态氧化塘,通过扩大水域面积、增加水生植物、块石跌水增氧曝气、设置自然草坡入水驳岸,不仅提升了区域的生态景观效果,还将污水厂尾水用于区域内生态补水、镇区绿化和市政杂用等,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大大缓解了用水压力,真正发挥了湿地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生态氧化塘被分成浅水区与深水区,其中浅水区塘内以沉水植物为主,同时搭配多种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并抑制藻类生长。深水区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目的,其中还布置了两块小绿岛,方便过往的飞鸟休憩觅食。
因地制宜,打造涵养型生态安全缓冲区
为实现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重点工程,推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重要举措,无锡市滨湖区着力打造生态涵养型生态安全缓冲区,让尾水 " 缓一缓 " 再流入河道。
" 通过湿地的生态系统,水中的植物可以将氮磷物质进一步吸收。" 白向兵介绍,胡埭工业园区位于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活污水处理标准本就很高,有了尾水湿地,原先的达标尾水经过湿地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净化,水质得到再次提升,然后通过吕舍浜外排口进入直湖港。" 作为太湖流域重要入湖河道,保障直湖港的河流水质尤为重要,尾水湿地在其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节水示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胡埭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是胡埭镇打造 " 节水之城 " 迈出的一小步,它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些经过处理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从而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此外,湿地拥有的独特水文调节功能可以在雨季吸收大量雨水,减少城市内涝和洪灾的风险,并在旱季慢慢释放储存的水分,维持城市水系的稳定。
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尾水湿地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虽然初期建设需要一定的投入,但从长远看,其维护费用较少,并且能够产生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节水护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胡埭镇将继续坚持 " 节水优先 " 方针,实行开源、节流、保护、管理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让节约用水成为群众新风尚。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朱鲸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