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07-30
【酒典释读】李清照: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苦 唯有酒才可稀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被誉为 " 千古第一才女 "。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琴棋书画皆通。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17 岁时便写出了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这样让文坛前辈都惊叹的诗句来。

李清照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思想敏锐,感悟丰富细腻,流传下来的 57 首词,可以说每一首都是精品佳作。有意思的是,有三分之一的提到了喝酒。

古代爱喝酒能喝酒并因酒成名的男人不少,曹植 " 乐饮过三爵,绶带倾庶羞 ",李白 "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 "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归 ",苏轼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女人尤其是被要求三从四德的古代,能喝酒的女人并不多见。不多见并不代表没有,李清照就喜欢喝酒,而且还把这一嗜好写进诗词之中,拿出来与人分享,这在古代女子中几乎是唯一的。别的女孩子喝酒要么背着人喝,要么偷偷摸摸的喝。李清照不同,她大大方方的喝,不但喝了,还要写进词里,要不然 900 多年过去了,我们怎么会知道李清照爱喝酒这档子事呢,从这也可以看出她不拘小节,豪放豁达的性格。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少女时代,其家庭条件很好,生活富足,被家人宠爱。她除了学习就是玩耍,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汴京的繁华和富裕的家庭条件,李清照学会了喝酒。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如梦令》问世后即轰动整个京师,正所谓 " 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也 "。这时候的李清照才 17 岁,才思过人,文笔惊人,既是文学创作的起步,也是初尝喝酒乐趣的年龄。爱喝点酒的李清照有时候竟然会喝得酩酊大醉。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在溪亭游玩饮宴,喝醉后连回去的路都认不出了,迷途把船驶进了藕花池的深处,还惊飞了一滩水鸟。这得喝到什么程度呀,估计是喝断片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开心快乐的,喝的酒是助兴酒是美酒,但嫁为人妻就不同了。

▲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亲将与自己同朝为官的礼部侍郎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学生赵明诚,选定为李清照的丈夫,这门亲事可谓是门当户对。很快她们就结婚了,那年李清照 18 岁、赵明诚 21 岁。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婚后她们俩的感情非常要好,郎情妾意,多情柔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一阵子赵明诚在外游学,见一面至少要一年半载,李清照思念丈夫,只好借酒浇愁。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的感情愈加深厚。赵明成为了仕途,经常聚少离多。李清照对经过许多次的离别,对丈夫的思念更深,一个人独守空房的日子,酒是最好的陪伴。

"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李清照和赵明诚一直没有孩子,实际上李清照也终身未育。她把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到丈夫身上,他们也很享受彼此之间的二人世界。好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收藏文物古籍,借些可以消磨时光。这样的日子过了二十几年,期间,李清照的父母、公婆相继去世,世界上疼爱她的人只有丈夫赵明诚了。1127 年,金兵入关,开封城破,靖康耻发生了。李清照和丈夫在战乱中逃命。两年之后,丈夫赵明诚病逝了,钱财、房产、子女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 15 车文物古籍,还有 46 岁一筹莫展的李清照,她只能将对亲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助,寄托于酒和诗词之中。

" 醉里插花花莫笑。

可怜春似人将老。"

乱世中,一个女人带着 15 车文物古籍到处逃难,想想都知道有多艰难。就这么一路跑,一路丢,东西越来越少,李清照活得越来越艰难,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居无定所,身心憔悴。咬牙坚持了 3 年,实在不知所措的李清照只好选择再嫁。有个肩膀依靠总比一个人独自支撑好一些。49 岁的李清照再嫁给了右承务郎张汝舟——一个军中的小史。

可惜的是,李清照看走眼了,张汝舟是个渣男,他与李清照结婚,是觊觎李清照的文物古籍和钱财,想人物俱占,而且还对李清照家暴。李清照出身大家闺秀,加上文才过人,当时便有 " 天下第一才女 " 的称谓,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不堪虐待的李清照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婚!在那个男权社会,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女子提出离婚都得先坐两年牢。宁可粉身碎骨,也决不忍辱偷生!能写出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的李清照是有性格的烈女子。她起诉离婚时,顺带也检举了张汝舟以前的匿罪。李清照是有点影响力的女人,宋高宗知道她的事后御批特赦,坐了 9 天牢房就出来了,张汝舟则被撤职查办了。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李清照此时已年过半百,她从出生到现在,日子越过越苦、越来越难。是啊!小时候衣食无忧,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后与丈夫赵明城互敬互爱,郎情妾意让人艳羡。一切都在她 46 岁时丈夫去世后发生了变化。她对感情再无心思,孤苦无依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让他快乐的就是喝点酒,回忆过去的幸福生活。

一个凄风苦雨的黄昏,天色渐渐黑了,一盏如豆的油灯忽明忽暗地照着空寂的屋子,无声的诉说黑夜的寂寞和人生的无常。孤独的李清照独自端起酒杯,往事一幕幕涌上脑海,伤感的情愫在心头积聚,一行滚烫在脸颊滑落。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曾敌他,晚来风急!

雁也过,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是么?历经国破家亡,离愁别绪在心中久久不散,时节景物更增添了她的愁绪,可是这桩桩件件的忧虑之事,又如何能用一个 " 愁 " 字来描述呢 ? 丈夫留下的 15 车文物古籍已经大半流失,所幸赵明城对古代碑刻鼎铭的研究成果手稿没有流失,她利用两年时间校勘整理成 30 卷,并题了后序,终于使《金石录》与世人见面,被誉为 " 历代金石研究之集大成者 ",这也算是对丈夫最好的思念吧。

父母离开了,丈夫去世了,一生也没有子女,李清照无疑是孤独的。但孤独也不全是一件坏事情,唯有孤独才可以让细腻的感情在时间中沉淀、发酵,酿出岁月的美酒。晚年的凄惨岁月折磨着李清照,却也成全着她。这段时间,她的作品更加高产高质,结集出了《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作品集,可惜的是这些书籍已散佚。

1155 年暮春,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日头已经升得老高,绍兴的会稽山下,一圈栅栏拥着的草屋房门慢慢打开了。李清照颤颤巍巍地从屋里走出来,她用手拢了拢散乱的白发,怔怔地看着院子中一株苦楝树上的花儿,回想起第一次见到丈夫赵明城时,正是在一株怒放的苦楝树下,她似乎有了某种满足,微笑的涟漪在沧桑的嘴角荡漾开来,视线逐渐模糊了,一丝滚烫滑落脸颊,时间凝固了,她的人生也画上了句号。这年,她 71 岁。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的一生先甜后苦,命运先把最好的东西一件件送给她,然后再无情的一件件拿走,这份苦,唯有用酒才可以稀释。李清照一生才华倾世,唯有酒的加持,更使诗文雄健慷慨,词风婉约清丽,纵然命运多舛,但依旧不负芳华。

来源 酱香仁怀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