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尖儿童友好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发布,引来不少市民关注," 我市首个儿童友好示范性公园、全市最大的户外亲子乐园 " 的公园定位,更让大家 " 期待值拉满 "!
7 月 30 日
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梁溪分局获悉
北尖公园规划已稳定
并计划于今年 9 月开工建设
同样
作为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整治提升工程
重要节点的南尖公园
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预计将在年底正式运营
一个主打儿童友好
一个传承工商水运记忆
两大公园建成后
将加速构建
大运河 " 百里画屏,锡水新韵 " 风貌
为市民提供功能复合的高品质滨水空间
注重自然野趣营造
用心诠释儿童友好
北尖公园
位于黄巷街道新、老锡澄运河交界处
总规划面积约 32 万平方米
计划打造科技劳动实践、亲子时尚休闲
智慧运动体验和生态文化科普
四大应用场景
京沪高铁和沪宁铁路的两座高架桥穿越而过,把公园分为南岛和北岛。据介绍,由于南岛的地下有北尖净水厂,因此结合净水厂人工湿地的建设,将重点打造湿地科普和运河文化展示基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观赏湿地景观、了解净水处理和运河治理相关的水情知识;
铁路高架桥以北、苏屑河以南为智慧健身基地,按照分龄的理念,设计了符合儿童尺度的非标球场、健身器材等运动设施;
苏屑河以北区域将有一块 1.5 万平方米的城市开放共享绿地,草坪周围既有可以开展工程教育的科技类场馆,又有能让孩子们充分 " 放电 " 的无动力和户外探索游乐设施,这里也是公园的科技劳动基地和儿童乐园区域。
如何体现儿童友好示范性?" 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在游玩时,尽情地接触大自然,玩水、玩沙,与昆虫互动。" 参与规划设计的无锡市儿童友好空间研究中心主任秦胤栋告诉记者,由于生活场景的限制,有的城市儿童与自然世界越来越疏远,逐渐成为喜欢待在家里、抱着电子屏幕的 " 盒子儿童 "" 电源儿童 ",患上 " 自然缺失症 ",这不利于身心健康。
为此,公园在设计时注重自然野趣的营造,规划了可以栽种农作物和花卉的种植体验区,在梅花桩、空中栈道等攀爬设施的建设中将尽可能使用原木材料,并通过景观设计,营造 " 穿越丛林 " 的体验感。
另外,在出行友好方面,充分融入了人车分流的理念,例如,计划新建上跨新锡澄运河和惠暨大道的人行天桥,天桥上规划了无障碍设施,为推婴儿车的家长们提供便利。
传承工商水运记忆
精心打造 " 城南会客厅 "
南尖公园
位于运河东路下甸桥港区
古运河和京杭运河交汇的河尖区域
" 公园位置得天独厚,加上这里曾是见证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和繁忙水运的港区码头,场地内还保留着上世纪 70 年代建造的仓储建筑群,是重要的运河工业遗存、大运河无锡段的特色所在,我们计划通过‘留改拆’的方式对这些工业遗存进行活化利用,将公园打造成为彰显水乡文化、运河文化和工商文化特色的时尚人文新公园、‘梁溪之窗 • 城南会客厅’。"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梁溪分局人士表示。
记者在规划图上看到,古运河和京杭运河交汇处冲积而成的河尖区域,外形像一只尖尖的船头。规划人员以此汲取灵感,提出 " 潮起南尖 • 光亮梁溪 " 的公园总体设计概念,整个公园就像一艘即将启程的河尖方舟,并设置了南尖潮流会客厅、工业文创体验坊、水乡生活休闲廊和港运文化观光带四大主题板块,项目总用地面积约 9.7 万平方米。
规划人士介绍," 水乡生活休闲廊 " 将沿古运河滨水区打造,景观与环城古运河风貌保持一致,通过设置文化景墙、休闲座椅等,打造富有人文气息的休闲水岸空间。
" 港运文化观光带 " 位于京杭大运河滨水区,这段游线将延续南尖下甸桥港区的工业风,通过生态复绿以及设置健身花园、亲子乐园、民俗文化剧场等设施,更好满足市民休闲锻炼的需求。
" 工业文创体验坊 " 区域未来将有公园里最具特色的人文场所—— " 南尖里 ",由老仓库改建而成,通过植入文化创意、艺术会展等业态功能,提升 " 文艺范 "、激活 " 潮流值 "。
公园内的地标建筑则位于 " 南尖潮流会客厅 ",这是一座大型数字天幕,以高科技数字灯光营造璀璨夜景、点亮南尖。
在河尖处还设计了起翘挑台作为特色观景平台,并与亲水步道形成立体有趣的空间连接,便于登高望远、饱览运河风光。
来源:无锡日报
记者:王怡荻
图片:均为规划示意图,来自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梁溪分局、华昕设计集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