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08-05
受害者均为学生!多地警方紧急提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每年暑假,都是学生被诈骗的高峰期。据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消息,6 月以来,未成年人被诈骗案持续高发,湖北省宜昌市 15 岁以下受害人已有 27 名。

奶奶银行卡上 2.9 万元瞬间没了、短短 2 小时内被转账超 14 万元 ...... 诈骗分子的各种新型手段防不胜防,给大家整理了几个经典案例,请各位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看,避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赠送游戏装备和皮肤

通过屏幕共享泄露个人信息

7 月 12 日,小学生韩某(7 岁)在一款热门手游中认识一网友,对方称可以送装备和皮肤,但需要添加韩某 QQ 好友并进行视频共享,韩某在奶奶手机上接受对方屏幕共享请求后,按照对方要求将奶奶银行卡绑定在支付宝上,屏幕共享期间韩某泄露了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对方使用该银行卡号绑定自己的数字钱包,将韩某奶奶银行卡上的 2.9 万元转入到此数字钱包中,让韩某奶奶蒙受巨大损失。

小心卡片骗局

妈妈银行账户被多次转账

今年 6 月底,15 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信息:高考结束后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 3 张小马宝莉卡片。

然然立刻私信对方说自己想得到赠卡。3 小时后,等来对方回复,对方发来一张二维码图片。然然扫码后显示的是一个企业微信账号,对方问了然然的个人信息与住址,称要支付 30 元邮费以寄送卡片,并发来收款码。

随后,对方又称因系统检测到然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被冻结,要通过另一个企业微信账号进行解冻操作。然然照做,再次添加好友后,对方又强调一定要用家长的手机才可以操作 " 解冻 "。

当晚 9 时 30 分,然然谎称要查学习资料跟妈妈要来手机。拿到手机后,她一步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对方让然然删除聊天记录后拉黑了然然。这时,然然妈妈发现自己两个银行账户发生多次不明转账。

当地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民警赶紧上门并采取劝阻及资金止付措施,对然然妈妈账户中的 102 万元实施了保护性冻结。因为然然不经意间透露了妈妈银行账号及验证码等信息,短短两小时内,该账户被骗子转账 50 次、金额达 14.3 万元。

木马病毒伪装成 " 游戏兑换商城 "

7 月 24 日,记者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荔湾警方近日捣毁一针对未成年人诈骗团伙,依法刑事拘留 6 名嫌疑人。

案情回顾

这天,家住惠州市的 9 岁女童小吴在虚拟世界的社交活动中收到了一位角色的打招呼。在聊天中,小吴收到一张配文 " 游戏五周年,进群送好礼 " 的图片。

聊天软件上,小吴进入群聊后,一位 " 礼物姐姐 " 发来一张图片。图上各种各样的 " 礼物 " 让小吴动了心。" 通过二维码发放礼物,长按识别即可。"" 礼物姐姐 " 告知小吴游戏福利领取方式。

小吴通过识别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 " 某游戏兑换商城 " 的软件,一步步输入领取福利页面要求的各类信息,点击确认。不料,页面却跳转至游戏提醒—— " 领取信息填写错误,即将冻结家长账户,如需解除,请尽快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半小时内未解除将扣款 6 万元,扣款失败将联系您当地公安部门,对您家长进行强制拘留,配合工作人员工作即可解除。"

该提醒中还附图带有警徽和 " 中国公安局 " 的系统图片,图片中 " 自助退款系统 "" 联系警察 " 和一栏 " 退款成功 " 的滚动提醒格外引人注目。

小吴截图询问 " 礼物姐姐 ",未得到有效回答,她继续询问礼包什么时候才能发放。" 刚刚广州市公安部门发来公告说,你的账户已被冻结。妹妹,你这边需要解除,还是后台直接给你提交呀?"" 礼物姐姐 " 随即打来了语音通话,指引解除账户冻结。

过了 2 天,小吴依然没有等到 " 礼包 ",吴爸爸却发现自己账户中少了 4999 元。在追问下,小吴道出领取礼包的经过。吴爸爸惊觉女儿受骗,便赶往公安机关报案,当地警方迅速着手侦查。

经荔湾警方研究分析,发现该团伙使用远程控制软件生成木马病毒软件安装包,该病毒伪装成 " 某游戏兑换商城 " 软件,诈骗分子通过话术引导事主安装病毒软件,随即指引事主操作手机,允许病毒软件相关权限,再远程控制事主的手机,秘密窃取事主钱财,至此形成 " 软件运维——引流诈骗——金额变现 " 的完整犯罪链条。

7 月 11 日,荔湾警方展开收网行动,一举抓获陈某、张某等 7 名嫌疑人,捣毁犯罪窝点 2 个,扣押手机 13 部,查获用于作案的木马程序一批。初步查明该案涉案金额超 10 万元,受损失事主超 20 名。经调查取证,荔湾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6 人。目前,该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经查,该案诈骗对象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群体。

暑假期间,学生群体在家使用手机机会增多,诈骗分子经常利用 " 游戏 "" 明星 " 吸引未成年人。

那么,家长该如何避免孩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让孩子们适度游戏,快乐成长。

平常要教孩子牢记 " 三不一多 ",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严禁在网络上发布、转发虚假消息,不要随便加陌生人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见面。

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警惕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关闭各类金融账号等形式的诈骗。

不要将支付密码等信息告诉未成年孩子,需要支付任何费用须经家长同意,并由家长进行操作,最好不要让孩子自己操作。

请学生及家长群体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陌生网友,如有疑问请及时报警。

来源 三峡新闻 宜昌市公安局 中国新闻社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个人信息 湖北省 微信 数字钱包 qq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