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4-08-08
日报关注丨历史文化与城市人文完美融合!甘肃省博全新文创“甘肃(不)土特产超级市场”火爆出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下菜了啊,来一串娃娃菜、香菇、年糕、西蓝花、蟹棒,还有天水炸洋芋丸子,这边帮您烫一下。平时喜欢吃什么辣度啊?喜欢吃脆一点还是软一点?"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工作人员在馆内一本正经现 " 煮 " 麻辣烫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蹿火,一捧捧 " 甘肃麻辣烫 " 毛绒文创产品又一次跃居热门话题,也让省博文创产品再一次 " 热辣滚烫 "。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之路,将历史文化与城市人文完美融合,通过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多元化产品的开发和特色文创 IP 形象打造,让文物 " 活 " 起来,也 " 火 " 起来。继之前知名度超高的 " 绿马 "" 牛哞王 " 等特色文创 IP 形象火热出圈之后,近期 " 甘肃麻辣烫 " 系列毛绒文创产品又成新晋网红,在线上线下掀起了追捧热潮。

一碗 " 甘肃麻辣烫 "

跨界滚烫

7 月 30 日,记者在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内看到,不少市民和游客排起队,等待属于自己的一束 " 甘肃麻辣烫 "。你一束,我一捧,不一会,当天馆内的 100 多份 " 甘肃麻辣烫 " 现货就售罄了。" 甘肃麻辣烫 " 毛绒文创产品的火爆程度,仿佛再现了人们排队吃麻辣烫的火热景象。

" 不够卖,根本不够卖。我们每天都是在补货的状态。" 省博艺术生活馆负责人徐丹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不管是兰州、天水、张掖,还是嘉峪关,甘肃麻辣烫都深受大家的喜爱。我们希望通过人手一捧‘蔬菜花’的专属浪漫,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甘肃的宝藏特产。"

要做就做全套,为了让现场的市民和游客有更真实的体验感,省博艺术生活馆在馆里专门搭建了一个现场售卖的展台。从 " 菜品 " 到 " 销售人员 ",每一个细节都全部拉满。" 喜欢吃熟一点?没问题,我盖上锅盖多煮一会。"" 出锅了!""1、2、3…… 一共 6 串,你的菜齐了!"" 撒点盐、撒点味精,来点我们香而不辣的甘谷辣椒,再来点我的秘制酱料,灵魂汁子浇给。" 面对每一个被 " 甘肃麻辣烫 " 吸引而来的顾客,省博 " 销售人员 " 的情绪价值都给到溢出。

" 在朋友圈看到有麻辣烫的文创真的很惊喜,作为兰州本地人必须要支持。选购的时候,才发现还有不同辣度的小细节,果断拿下‘唏不辣’。" 市民周女士在采访中说。线下的火爆,让线上以及众多不能亲临现场的网友和粉丝直呼着急。于是,从 7 月 23 日起,省博 " 甘肃麻辣烫 " 实力宠粉开启了网络直播。

" 从今年‘甘肃麻辣烫’火起来以后,我们设计团队的灵感好像又被激活了一次。大家一致认为这波热度要抓住,要让家乡的土特产走得更远。" 创意诞生不仅是灵光一现,更是日积月累的沉淀。" 一件文创产品,从有了想法到真正落地,这个过程谁都把控不了,但好在我们足够有信心,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让‘甘肃麻辣烫’这一文创产品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徐丹回忆着那段文创设计团队创作的日子。设计团队内部票选而出爱吃的麻辣烫菜品,再从颜色、形状等设计角度出发,最终确定了现在麻辣烫的菜品,甚至在捆绑的绳子、辣度的选择等细节上都包含着设计巧思。

所以,这束 " 甘肃麻辣烫 " 一经面世就吸粉无数。从可以满足味蕾的麻辣烫,到毛绒萌版的文创,这碗麻辣烫,跨界火辣。

毛绒萌版 " 甘肃土特产 " 系列

成为新晋网红

这碗火辣辣的 " 甘肃麻辣烫 " 正是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全新文创 " 甘肃(不)土特产超级市场 " 中的一件。

今年 6 月 19 日,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正式开馆。作为艺术馆内的人气板块,文创区域这次有了新主题叫 " 甘肃(不)土特产超级市场 "。里面的兰州冻梨、天水樱桃、定西土豆、甘肃麻辣烫全部成为新晋网红被隆重推出。

当然,除了麻辣烫之外,这里还有许多金牌 " 土特产 "。脸挂鼻涕,双手揣兜,圆墩墩的 " 梨想 " 身材,可爱到 " 梨谱 ",兰州冻(dùn)梨,冻在一起不分离,只想住进 " 梨心里 ";红果果绿杆杆,连在一起火红圆满,天水大樱桃是会小脸 " 贴贴 " 的;闪着呆萌大眼睛,嘟嘟番茄红小嘴,穿上原装土豆皮肤,撅着小屁股扭扭,设计创意源于甘肃特产的定西土豆,呆萌的洋芋蛋蛋谁能不爱。作为第一批上架的 " 土特产 ",土豆、樱桃、麻辣烫开了一个好头。紧接着,百合甜心兰州百合、人生顺顺果民勤人参果、给你打气——黄芪、小冰块等,再一次收获了无数粉丝。

7 月 29 日,来自深圳的游客涂女士在省博艺术生活馆内挑选了满满一筐文创产品。" 我原本在纠结到底选择哪一个好,可是看来看去,还是决定全部拿下。我自己本身就是设计师,看过那么多博物馆的文创,没有哪个博物馆能够像省博的文创这样充满创意和惊喜。我是从铜奔马就开始关注省博文创了,这次专程来兰州旅游,不仅给自己买了,还买了好多当作礼物回去送朋友。尤其是这个樱桃,挂在包包上特别好看。"

接下来,杏运加倍李广杏、赢麻了花椒、好事都在碗里素砂锅、好事都在碗里什锦砂锅、洋芋 gege、吃瓜群众白兰瓜等一大波 " 土特产 " 即将隆重上新。徐丹表示:" 甘肃(不)土特产超级市场火了以后,有不少网友留言许愿,想要看到甘肃的其他特产也能出现在甘肃(不)土特产超级市场里。我们主打一个听劝,像即将要上新的洋芋 gege 就是网友留言后我们研发的。"

徐丹表示,让土特产代表家乡文化,是省博文创设计团队在 " 甘肃(不)土特产超级市场 " 系列文创中坚持的理念。对家乡葆有的无比热爱之情,就是他们在文创设计中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绒化博物馆

馆藏文物化身掌中萌宠

" 早在 2021 年 6 月 27 日,省博文创‘绿马’一炮而红,两个月后的 8 月,我们就推出了‘绒化博物馆’计划。" 徐丹介绍道。

" 绒化博物馆 " 计划,就是用毛绒玩具撬动年轻人受众群体,又暖又萌的属性能够快速长久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轻松惬意的感觉。与传统的文创产品相比,毛绒玩具更具有趣味性,更加 " 接地气 ",捏在手里、挂在包上,怎么用都适合。

在 " 绒化博物馆 " 计划推动下,省博根据馆内不同的文物做了毛绒玩具的延伸开发,如以馆藏文物 " 天祝青铜牦牛 " 为原型打造的 IP 形象 " 牛哞王 ",被设计成黑白一对两只,丑萌的外观、经典的配色、柔软的手感,令人爱不释手;一口气萌化 9 大经典文物的毛绒冰箱贴盲盒,每个都值得纪念;源于彩陶文物鲵鱼纹彩陶瓶的鲵娃娃彩陶玩偶调皮可爱;源于敦煌莫高窟西魏第 249 窟飞天形象的天外飞仙 · 飞天玩偶仙气飘飘;源于彩陶文物红陶人面像的 " 大脸懵 " 系列抽纸盒、抱枕、小钱包呆萌逗趣惹人爱等。

" 省博的这些文创产品,每一个都超可爱,每次我都没有空着手回去过。作为本地人,有个好处就是上新了可以第一时间收入囊中,我想把它们都集齐。" 市民柳林在采访中说。

徐丹坦言," 绿马 " 产品的爆火实现了博物馆镇馆之宝从 " 活 " 起来到 " 火 " 起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可爱的毛绒文创是对话年轻人的密码,让毛绒文创走进他们的生活,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并愿意深入了解文物,从而走进博物馆,喜欢博物馆文物。

当这些别具特色的文创产品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已经远远超脱了旅游纪念品的属性,成为了文化传播的载体,带动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和关注甘肃的历史,并传播家乡的文化。

除了 " 麻辣烫 " 还有更多文创产品

兰州市各大博物馆跨界融合让 " 万物皆可 + 文创 " 引得满堂彩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和简牍博物馆等纷纷探索文创产品的开发之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推出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让文物 " 活 " 起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沟通过去与未来的 " 大爱 " 产品。

" 兰小博 "" 兰小五 "

摸透现代人的状态和精神

兰州市博物馆作为兰州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也在文创产品开发上下足了功夫。近年来,该馆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兰州特色的文创产品,其中以 " 兰小五 " 和 " 兰小博 " 系列最为引人注目。

走进兰州市博物馆文创中心就看到工作人员刘芳彤正在向游客介绍文创产品。" 兰小五 " 车挂的灵感来源于兰州市博物馆大门上的绿毛狮子。这一形象经过设计团队的精心打造,不仅保留了原型的神韵,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她说:" 这一系列文创产品包括冰箱贴、车挂、抱枕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充满了喜庆和美好的寓意。自推出以来,‘兰小五’系列迅速走红,成为游客们争相购买的热门商品。近期我们还推出了朱砂福袋手绳、手串和毛绒包包等,销量也是很不错的。"

" 兰小博 " 系列则以兰州市博物馆的另一件文物——白衣寺塔前的石狮子为原型进行设计。这一系列文创产品将石狮子的形象与现代上班族相结合,展现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奋斗精神。无论是睡眼惺忪去上班的 " 兰小博 ",还是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的 " 兰小博 ",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和亲切感。

市民马晓晴手里拿着 " 兰小五 " 车挂和冰箱贴高兴地说:" 趁孩子放暑假我带她来参观博物馆,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将喜欢的文创带回家,并通过文创产品,可以扫码让家人了解文创背后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简牍领域

严肃传统文化搭配当下新玩法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文创区,以馆内珍藏的汉代漆碗为原型的 " 永年 " 漆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款漆器胚胎上人工刷了十几道漆釉,搭配以饱满的红色,显得古朴而典雅。" 简牍博物馆讲解员魏资君介绍道," 漆器上‘永年’二字取自甘肃简牍,不仅传递了健康长寿、福寿绵延的美好寓意,还展现了汉文化的儒风大雅。‘永年’漆器的设计,力求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让游客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甘肃简牍博物馆特别推出的 " 简龙 " 龙年限定毛绒玩偶也深受游客喜爱。这款玩偶的创意来源于馆藏的汉代悬泉龙凤画木简,外表可爱萌动,手感柔软,让游客爱不释手。魏资君表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希望通过这款玩偶,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游客带来一份吉祥和祝福。"

除此之外,简牍博物馆还有 DIY 徽章咕卡套装,套装精选馆内肩水金关简、玉门千关简、悬泉汉简等简牍文物,将其做成创意贴纸,通过 " 咕卡 " 新玩法展现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购买者可以亲手制作徽章,将简牍文物以现代方式呈现,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套装内还包含 AR 文物语音讲解,帮助游客身临其境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游客张岳手里拿着刚购买的书签和明信片边盖简牍博物馆纪念章边对记者说:" 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而且喜欢收集书签和各个博物馆的印章,这些文创产品让我感觉传统文化就在身边,非常亲切,能把文化带回家,让朋友们也感受一下简牍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走红与爆火并不是意外。Mob 研究院发布的《2024 年文创行业报告》详细分析了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购买行为以及行业内部的创新动力。报告显示,国潮崛起是民族自信提升的具象化体现、非遗是文化传承的媒介、文旅是文化传播的渠道,三者积极开拓文创产品市场,对弘扬中华文明、凝聚思想共识具有正向激励作用。文创产品消费主要由消费者兴趣驱动,因此只要有创意,理论上来说 " 万物皆可 + 文创 ",其中,附加价值、设计感以及纪念意义是最能促进消费者购买的三大热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见习记者 王程君 彭美姣 文 / 图

相关标签

甘肃 文创 麻辣烫 甘肃省 艺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