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车辆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近期发布了《关于开展 2024 年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自 8 月 1 日起,未按规定上报安全隐患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面临严厉的处理处罚。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面升级
根据《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需对动力电池、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严格的安全隐患排查。特别是针对电池过热、自燃等频发问题,《通知》强调动力电池产品的可靠性将成为安全隐患排查的重点。企业需结合车辆实际使用情况,深入排查历年安全事故情况,通过数据挖掘及关键零部件系统分析,研究落实问题改进及车辆安全提升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智能化排查填补安全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还提出了对智能网联化发展趋势下的新能源车安全隐患排查要求。企业需对存在失效风险的关键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排查,包括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的运行情况、人机或车交互及功能误用类情况等。这一举措标志着新能源车产品安全隐患排查智能化领域的 " 空白 " 被填补,为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极端天气与特殊工况下的质量安全排查
此外,《通知》还要求企业对运行在极端天气(如暴雨等自然灾害)或特殊工况场景(如高温、高寒、高湿等)下的新能源车质量安全风险进行排查。企业需统计排查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确保车辆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售后服务安全排查成重点
随着汽车消费观念的日渐成熟,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知》将售后服务安全排查上升为本次工作的重点目标,要求企业排查产品维护保养、故障报警信息闭环处置、用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情况。对于被兼并重组企业的存量新能源车,也需结合车型产品特点制定排查工作计划,落实排查措施,保障售后服务质量。
严格监管与处罚机制
为了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有效实施,《通知》明确了严格的监管与处罚机制。对于未按规定上报、隐瞒不报、提供虚假材料及不配合开展事故调查等情况的企业,相关部门将视问题性质、严重程度,采取约谈、公开通报、责令限期改正,直至暂停或撤销产品《公告》等处理处罚手段。这一举措无疑将有力震慑违规行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此次《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全面升级和严格监管时代的到来。我们期待在新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够不断提升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的出行体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