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科技 2024-08-14
北汽的鸿蒙智行之旅,没能开个好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8 月 6 日的鸿蒙智行享界 S9 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集齐了北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张建勇、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演员黄晓明和高叶等人登台,这般豪华阵容,在鸿蒙智行过去的发布会上都算少见的。

享界 S9 是被北汽捧为 " 掌上明珠 " 的新品,由北汽主攻新能源车型的子公司北汽蓝谷搭档华为鸿蒙智行炮制。张建勇在发布会上表示," 此次与华为携手,我们更是以核心战略、第一优先战略的高度,集聚了北汽整车研发生产、零部件、服务贸易等全产业链所有优势资源,ALL IN 享界 S9。"

图源:鸿蒙智行官网

ALL IN 的表现之一,是张建勇表示北汽专门为享界打造了智能制造工厂,拥有行业先进的整体综合自动化率,部分关键工序实现了 100% 的自动化。同时,还拥有全球领先的 ADS 智能驾驶标定系统,还引入了 " 全时质量监测感应系统 ",每台车都有专属档案,做到全程可监测、可追溯。

根据北汽蓝谷的官方预计,生命周期(5 年)内,寄予厚望的享界 S9 销量预计合计 48 万辆,2024 年至 2028 年预计分别销售 6 万辆、12 万辆、12 万辆、9.6 万辆及 8.4 万辆。

不过大定数据出来后,稍微给北汽泼了冷水。享界 S9 全平台 24 小时大定数据是 2500 台,72 小时大定数据是 4800 台,相比之下 23 年底发布的、同为 9 系旗舰定位的问界 M9,仅 2 小时大定数量就破万。

图源:鸿蒙智行社媒

北汽新能源渴望 " 翻身 "

北汽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新能源车的车企之一,2012 年 -2019 年是北汽新能源的全盛时期,不少城市街上目之所及的新能源出租车、网约车十有八九来自北汽,市场份额方面一度超越特斯拉。

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北汽将 " 冲高 " 提上议程,2017 年北汽和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高端品牌极狐汽车推出了 HI 版本,这是北汽和华为在汽车领域的首次大规模合作,不过因为产品的定价偏高且产品力一般,没什么水花。

好景不长,2020 年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北汽辉煌的新能源车 B 端业务遭受重击。仅 2020 年,北汽蓝谷销量同比暴跌近 83%,为 25914 辆;2021 年维持颓势,销量 2.5 万辆。

亏损问题更让北汽头疼。2020-2023 这四年间,北汽蓝谷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4.82 亿元、-52.44 亿元、-54.65 亿元、-53.9 亿元,合计亏损高达 225.91 亿元。

进入 2024 年,北汽蓝谷前 7 月销量为 3.9 万辆,同比增长 1.15%,但预计上半年仍净亏损 24 亿元 -27 亿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 19.8 亿元。

更让北汽扎心的是隔岸风景独好。同样是华为的合作伙伴,赛力斯在高歌猛进,市值一度破 1500 亿,旗下产品 6-7 月连续销量突破 4 万,远超极狐一年的销量。仅今年上半年,问界就累计售出超 18 万台,多年亏损的赛力斯 " 母凭子贵 ",实现了 4 年来的首次盈利。

似乎学习赛力斯,加入华为鸿蒙智行,才是北汽新能源业务的正确出路。

享界 S9,北汽的 " 命定之人 "

虽然都是鸿蒙智行模式,但北汽没有像赛力斯、奇瑞一样以 20 万级别的中端轿车入局,而是推出 40-50 万级别的行政级豪车。何解?

这和华为方面的需求有关。余承东在 6 月 14 日的 2024 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透露,鸿蒙智行 30 万元以下的车型基本都亏损。这意味着鸿蒙智行推出 25 万左右的车已经是极限,低于 20 万的完全不可能。目前鸿蒙智行已经实现 SUV 系列的 20-50 万元价位全系覆盖,轿车方面也有奇瑞智界占据了 20-30 万的产品线,北汽入局时剩下的能走量的车型中,40-50 万元的行政级轿车可能是最好选择。

另外,上探到 50 万的问界 M9,2024 年上半年销量为 5.37 万辆,位于 50 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榜首。余承东曾透露,问界 M9 上市 7 个月大定已有 12 万辆,这让北汽看到了冲击高端的信心。北汽想要缩小亏损甚至扭亏为盈,像问界 M9 这样每月稳定卖出 1-2 万台高利润的高端车型,无疑是最好办法。

在造豪华车这件事上,北汽确实有一些底气和经验。作为奔驰第一大股东,在过往的 20 年里,北汽有超过 500 万辆的高端豪华造车经验。 既然之前做东风小康的赛力斯都能带来问界 M9,北汽于情于理,都没有理由失去打造一款成功的高端、豪华、行政级轿车的信心。

图源:鸿蒙智行官方

最终同为旗舰的享界 S9,和问界 M9 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标志性的鲲鹏展翼前脸,同样的天际线、交互矩阵的大灯设计细节,让享界 S9 如同拍扁了的 M9。

做 " 下一个问界 ",的确给北汽带来了甜头。

从今年 4 月北京车展首次亮相开始,华为与北汽密集释放享界 S9 相关信息,北汽蓝谷股价从今年 2 月最低点 3.56 元 / 股,一度飙升至 10.61 元 / 股。

不到 6 个月时间里,北汽蓝谷市值涨超 300 亿元。截至 8 月 6 日收盘,北汽蓝谷报 9.22 元 / 股,涨 1.21%,市值 413.9 亿元。

没那么容易成为下一个问界

产品发布后,外界对北汽蓝谷 " 复制下一个问界 " 的说法开始存疑。有投资人在接受腾讯《深网》采访时也没有表现出十足的信心,担心北汽蓝谷当前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

怀疑和担心不无道理。

如日中天的问界,也曾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2023 年 1 月,问界销量从 2022 年下半年的万辆下跌至不到 4500 辆,业内就差直接给问界判死刑了。直到 2023 年上半年,问界的销量也不过 2.3 万辆,而理想汽车销量高达 13.91 万辆,彼时没有多少人想到问界后面能凭全新问界 M7 翻身。

鸿蒙智行的 " 第二界 " ——奇瑞与华为合作品牌智界,也没能重现问界的辉煌。去年 11 月智界 S7 首发上市后,一直单月销量不足 1000 辆。惨淡的销量甚至让华为主导了史无前例的 " 二次发布 ",今年 4 月二次上市后智界 S7 的销量依然不佳,除了前两个月销量能超 5000,6、7 月又降至 3000 辆以下。

可见,鸿蒙智行不是灵丹妙药,也没有点石成金的效果。

再加上享界 S9 直面的中大型行政级豪华轿车市场,一直都是 BBA(宝马、奔驰、奥迪)的天下。

享界 S9 的主要对手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三款老牌豪华轿车,据乘联会数据,2023 年销量稳居前三。其中,宝马 5 系、奥迪 A6L 和奔驰 E 级分别卖出了 13 万辆、18 万辆和 14 万辆,合共市占率接近 50%。2024 年上半年,56E 的月平均销量都能在 1 万辆以上;在刚刚发布的 7 月销量中,宝马 5 系的销量再次过万。

奔驰 E 级 图源:奔驰官网

究其原因,BBA 作为 "old money" 的传统象征,百余年的历史已经给广大用户留下思想钢印,40-50 万元区间的行政级豪华轿车,商务行政用途的消费主力是中高收入阶层,‌ 包括企业高管、‌ 专业人士、‌ 富裕的独立经营者或投资者等。‌ 这个群体年龄普遍偏大,除了舒适豪华外,通常更注重座驾带来情绪价值、彰显身份等作用,这些是 BBA 的独特优势。

换句话说,享界还不够 BBA" 有面子 "。

至于双 9 旗舰的另一款产品 M9 能在高端阵营中站稳脚跟,除了两款车的用途定位不同外,M9 姓 " 问界 " 也是重要原因。问界与华为之间几乎是画等号的关系,享界想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与之平起平坐不现实。要得到和问界接近的知名度,享界还有几年的路要走。

对商务行政需求之外的潜在用户来说,享界 S9 的 " 行政级 " 属性还有可能成为缺点。

年轻用户追求操控和新潮外观,商务风的享界尺寸太大又太稳重成熟,还不如选操控更好更便宜设计语言类似的智界 S7 顶配;家庭用户会选择空间更大、全车人都坐得舒服的 MPV 或 SUV,而不是将全车资源都倾斜到右后老板位上的行政级轿车,从理想 L7/8/9、问界 M7/M9 的畅销可见一斑。

豪华行政级轿车市场纯电车型并不容易畅销。同为纯电行政级轿车的蔚来 ET7 花了三年时间仅卖出 3 万辆,2024 年 7 月的销量仅为 1071 辆,1-7 月累计销量为 3320 辆,还不及 "56E" 任意一个车型月销量的一半;哪怕是奔驰自家的纯电同级轿车 EQE 也无法和 56E 竞争,降价 20 万后,今年 7 月依然只卖出了 7 辆。

图源:蔚来官方

卖不好的原因,一是电车天然具有地台高的缺点,后排乘坐体验往往不如燃油车;二是纯电驱动容易出现补能焦虑,充电站少、充电桩少、补能速度不够快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享界 S9 主打的商务行政场景下,尊贵乘客们不可能腾出 20 分钟时间让你绕路找稀少的、合适的充电站,然后再花 5-20 分钟补能。

这能从另一角度解释为何问界 M9 卖得好:SUV 空间大,且有增程版。2024 年 5 月问界 M9 月销的 16462 辆中中纯电版本仅占 8.5%,余下的 91.5% 均是增程版。增程的问界 M9 就不会出现补能焦虑,需要时可以直接当成燃油车来使用,续航比纯电车更长,也能在必要时快速完成补能。

图源:一句话点评

有媒体在评价享界 S9 大定销量时特意强调了 " 纯电、豪华、轿车 ",认为作为一款纯电豪华轿车享界 S9 首发有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而问界 M9 首发大定数量过两万是一并统计了增程版的结果。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 ,北汽想复刻问界 M9 的成功,卖出问界 M9 的销量来让北汽蓝谷扭亏为盈,效仿 M9 推出增程版几乎是一个必选项。

最后,享界 S9 的上市还留给了华为一个难题。享界 S9 只在华为渠道销售,但目前鸿蒙智行在售车型已经有 5 款(问界 M5、问界 M7、问界 M9、智界 S7、享界 S9),华为现在的传统门店资源,无法满足多款车型的销售需要,它未来将如何权衡选择,或许又会成为汽车行业的新热点。

参考资料:

1.50 多万的问界 M9 都卖哪去了? 汽车公社

2. 北汽蓝谷渴望成为下一个赛力斯:押注享界 S9、剑指 48 万销量 腾讯汽车

3. 享界 S9 上市,华为主导,北汽 ALL IN 电动汽车观察家

4. 华为再捣 BBA 老巢 虎嗅 App

5. 北汽的希望 享界 S9 能否成下一个问界 M9?   汽车经纬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