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圆鼓鼓、胖墩墩的泥人阿福,是不是早就种草了?自己亲手做一个吧。近日,无锡惠山泥人厂的手艺人走进第十届 " 紫金奖 " 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现场,与 20 位体验官分享惠山泥人历史,制作、感受非遗技艺魅力。
说起惠山泥人,网红大阿福的形象让很多人对它已有了解。活动现场,来自惠山泥人厂的老师从 " 大阿福 " 入手,详细地介绍了阿福的由来、形象的演变、在当代的寓意等,鲜艳的色彩、憨态可掬的形象,一下子吸引住了现场的参与者。
惠山泥人的制作更有很多讲究。无锡惠山泥人厂的手艺人向小体验官们介绍,惠山泥人的制作讲究三分塑,七分彩,惠山泥人捏塑手法主要归纳为 " 捏塑十八法 ",即:印、捋、搓、捺、摘、推、捏、包、拉、扳、剪、挑、镶、挌、拍、滚、捻、戳。
惠山泥人的绚丽色彩从哪来?这里就要讲到它的另一大制作要领:彩绘技艺,包含拓、涂、勾、点、掸、晕、刷在内的 " 彩绘七法 ",让惠山泥人细致精美、传神灵动。
活动中,手艺人还向体验官们展示了一些精美的无锡惠山泥人作品,体验官们一边聆听老师对泥人文化的讲述,一边观看可爱精美的泥人作品,想要动手制作的心早就蠢蠢欲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官们纷纷打开素材包,开始相互交流、构思图案、选择颜色,大家都专注在绘制泥人上。" 真是段难得的时光,平时很难静下心做一个手工,今天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绘制了这么可爱的泥人。" 体验官李先生说。
有相同感受的是一位 " 小体验官 ",她拿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向记者介绍,惠山泥人造型可爱,加上今天在展馆内看了很多创意作品,于是她把汲取的灵感用在了她的作品上,泥人身上的那一抹紫,正是和 " 紫金奖 " 有了呼应。
传承非遗,巧手捏泥;创意设计,众人智慧。未来 " 紫金奖 " 大赛还将以更多的创意设计作品助力行业发展,打开人们创意新边界。
(主办方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