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8-15
猴痘病例数超1.56万例!世卫紧急宣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14 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 "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是世卫组织两年多来第二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 "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报告猴痘病例数超过 1.56 万例,已超过去年病例总数,其中死亡病例达 537 例。

猴痘疫情已在非洲肆虐

8 月 13 日,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猴痘疫情为非洲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并呼吁非洲各国采取紧急行动,避免猴痘疫情在非洲大陆持续蔓延。

非洲疾控中心 8 月 8 日的数据显示,非洲至少有 16 个国家受到猴痘疫情影响;与 2023 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 160%。

非洲疾控中心呼吁采取紧急措施控制猴痘传播

8 日,非洲疾控中心主任让 · 卡塞亚在线上会议中说,目前非洲至少有 16 个国家受到猴痘影响;与 2023 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 160%。他说,各国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行动,遏制目前在非洲蔓延的猴痘疫情。

" 病毒变异了,适应了新的传播方式。" 他说,猴痘最初只通过动物和人类的接触传播,但现在主要通过性传播,这是病例增加的原因

卡塞亚认为,猴痘病例发现和治疗不及时也是该病迅速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加剧了该病的传播。

知多 D

猴痘防控知识

1、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1970 年刚果(金)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后,病毒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流行。2022 年 5 月以来,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同年 7 月宣布猴痘疫情构成 "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直到 2023 年 5 月才解除这一状态。

2. 猴痘的传染源有哪些?

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3. 猴痘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猴痘病毒通过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

动物传人:人接触感染动物的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可感染猴痘病毒。

人与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猴痘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尚不能排除性传播。2022 年发现的多例猴痘病例,在发病前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可能主要还是与性行为中的密切接触传播有关,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会经过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传播。

物传人:人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接触也有可能感染。

4. 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 1981 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5. 猴痘的潜伏期有多久?

潜伏期 5 至 21 天,多为 6 至 13 天。

6. 感染猴痘后有哪些临床症状?

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90% 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发病后 1 至 3 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病程约 2 至 4 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2022 年以来发现的病例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且不典型。

7. 猴痘预后怎么样?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8. 个人如何预防猴痘?

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

二是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三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来源 / 央视新闻、南方都市

相关标签

猴痘 非洲 疾控中心 世卫组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