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虽小,意义重大。
立秋过后,位于茅台集团二十公里之外的茅台红缨子公司,正迎来它一年之中最为关键的时刻。经过春播夏种,一百多天的辛勤耕耘与等待,新一轮的种子即将圆满收获归仓。这不仅是茅台从源头做好质量把控的体现,更是茅台持续推进种业科技创新的生动写照。
走出实验室的 " 新农人 "
" 这行是‘红珍珠’,那行是‘台糯 9 号’,这片就是贵州省名牌产品、全国唯一通过有机认证的高粱种子‘红缨子’。" 见到茅台红缨子公司生产技术部科研组负责人陈玉彬时,他正头戴草帽在科研试验基地里与科研员们一起查看大面积收储前的各高粱品种生长情况。" 今年培育的高粱种子已大部分完成预期目标,可以根据成熟度分时段进行收割了。" 清瘦的陈玉彬穿梭在高粱田块间,手捧着高粱穗,认真且严苛地审视着每一粒种子。
从本科的植物保护专业,到硕士的植物病理专业,再到现在成为茅台 " 种子计划 " 的守护人,陈玉彬沉下心在实验室,弯下腰在高粱田,与同事们一起播种、施肥、匀苗、定苗、补苗,无数次田间地头的劳作,他日益成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地道 " 新农人 "。
▲陈玉彬观测植株培育情况
在神舟十三号航天育种高粱试验田前,陈玉彬跟科研员们仔细观测着利用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太空特殊环境进行诱变的植株培育情况," 航天 1 号较红缨子系列品种生育期缩短 12 天,叶宽增加 2cm 左右。航天 2 号较红缨子系列品种生育期缩短 10 天,叶宽增加 1.7cm 左右,可见叶片减少 3 叶左右,抗旱性强,抗病虫能力优。" 面对科研试验基地里种类各异、生长周期不同的高粱品种,陈玉彬和科研员们如数家珍," 这里有异地高粱种质资源 315 份,地方高粱品种资源 496 份,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原始材料资源,是品种创新的关键。地方高粱品种资源是酱香型白酒产业的重要支撑,安全有效地保存和繁衍地方高粱品种资源,构建强大的基因库,才能选育出优质酒用原料新品种。多年来,公司也在海南南繁基地开展育种试验,秋天本地收储工作完成之后,我们会去海南再进行一季的种植,实现一年种两季,缩短育种年限,提升育种效率。"
▲红缨子公司研发团队开展检测分析
从 " 科研人 " 到 " 新农人 ",陈玉彬的身份增加了,伙伴也增加了。" 公司目前在现有酒用原料育种研发团队的基础上,又引进了 20 余名硕博人才组建成专家库。近年来累计开展科研项目 19 项,取得‘红缨子 1619 ’‘台糯 9 号’两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育成不同海拔区域的早熟抗病宜机酒用高粱新品系 2 个,青糯、黑糯、红糯等特异性新品系 9 个,这些成果都让我们在持续强化茅台种业科技自主创新的路上,走得更坚定、更有信心了。" 陈玉彬笑着说。
" 老把式 " 迎接新挑战
在仁怀市坛厂街道关田社区黄木组,要是问起这些年来哪家高粱育种户产量高、质量好,陈美林的名字可是响当当。
▲高粱育种户陈美林
今年 63 岁的陈美林与茅台酒和高粱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提起这颗小小的高粱种子,不善言辞的陈美林打开了话匣子。" 最早种植高粱是用于酿酒原料,自从这片土地被规划进茅台种子基地,我就一心扑在了制种上,跟着茅台红缨子公司生产技术员们不断学习,才发现要想种子繁育得好,不能靠着个人经验想当然,里面的学问可真是大着嘞。" 话音刚落,陈美林转身进屋拿出来了一条均匀间隔打结的麻绳," 种植高粱种子和种其他的作物不同,从播种开始,每一行每一垄我都会用这条绳子上的标记定点定位下种,种子之间的行距必须达到 75 至 80 公分,窝距也要达到标准。在苗期时,更要时时上心,根据技术员的指导果断除掉高矮不一的杂株,保证整个田块的高粱种子根系发达,颗粒饱满。都说我种得好,但也没啥秘诀,就是实实在在,手脚勤快,多问多想多思考,活到老学到老。" 陈美林一边说着,一边欣慰地望向家门口成片的高粱种子田。
作为茅台种子基地黄木组的村民组长,陈美林不但操心着自己家逐渐成熟的高粱,也挂心着组里其他育种户即将迎来的收储 " 大事 "," 现在方便多了,除了面对面交流,育种户们每天也会在微信群里通过视频和图片分享自家高粱田里的种子生长情况,茅台红缨子公司生产技术员们也会随时随地解答我们的疑惑,大家为了这颗种子拧成了一股绳,一同交流、一同进步,在土地上种出了新盼头、新希望。"
茅台酒,从一粒种子里来
播种、浇水、培育、收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小小的一粒茅台酒用高粱原料种子,虽平凡,但不凡。
布局酿酒原料种子业务,牢牢掌控酱香酒用高粱种子战略安全。茅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系列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贵州省 " 十四五 " 农业种业发展规划》《茅台集团酿造原料种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指引,以加强赤水河流域种质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紧扣种业创新和良种供给,按照 " 一年开好头、三年见成效、五年有突破 " 的种业振兴路径,汇聚资源、集中攻关、健全体系、创新机制,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赋能良种选育能力,全面提升良种生产保障水平,稳步实现了 " 种业科技自立、种源自主可控 " 的目标。
▲高粱育种基地
作为茅台布局种业的关键棋,红缨子公司集 " 育、繁、推、研 " 为一体,是 "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3 年入选 " 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 "" 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 "" 贵州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 "。近三年,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1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2 项,获 " 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 ",申请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自主选育并登记高粱品种 5 个,正在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 11 个,累计推广酒用高粱种植面积 2000 万亩以上,创造农业总产值 700 亿元以上,带动农户 750 万人次增收 100 亿元以上,为茅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强劲驱动。
春种单粒籽,秋收万顷粮,耕耘一片热土,传颂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茅台。稼穑蓬勃,梦想熠熠,匠心传承,创新赋能。茅台酒,正是从一粒种子里来,在萌动的绿意中,在火红的穗子里,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出美好与向往。
来源 茅台融媒体中心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