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4-08-18
害人害己!篡改同学高考志愿,一学生被刑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消息,近日,新城区公安分局警支大队接到报警,称高考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

警支大队即刻针对该案组织开展案情分析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进行分析研判,发现呼和浩特市某职业学校学生王某某疑似利用隐蔽手段获取同学的填报高考志愿的账号、密码,并借机篡改其高考志愿。

8 月 14 日,警支大队将此案立案侦查,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已构成 " 破坏计算机系统罪 "。

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教育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今年 5 月 30 日,教育部发布 2024 年高考预警信息,公布 " 高考志愿被篡改 " 等案例:

某省一考生因与同学关系不好,利用同学的准考证号非法篡改高考志愿,导致同学受到影响。公安机关对该考生做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省招办决定让受害人重新填报志愿,以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截图来源:教育部官网

教育部提醒: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侵犯个人权益。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篡改他人高考志愿可能涉及哪些罪名?

对此,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张丽敏表示,目前实践中有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还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等罪名。

此外,在我国建立的 " 治安处罚和刑事处罚 " 二元惩治体系下,对尚不构成犯罪的,还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 "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 处以行政拘留等处罚," 篡改高考志愿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主要是通过审查其手段的违法性和行为后果,对构成犯罪的予以刑事处罚。"

张丽敏认为,篡改高考志愿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执法机关、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预防和处理。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密码管理等技术安全措施,同时增强考生的保密意识。对于被篡改志愿的学生,教育招生部门及相关高等院校应建立救济机制,确保其受教育权得到实现。

来源:人民网综合 @青城公安、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南法制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高考 考生 教育部 计算机 个人信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