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作为当下的潮流玩具,其玩法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这几天," 乌龟对对碰 " 这类盲盒玩法在网络直播平台火速出圈,不少网友直呼 " 上头 "。
除乌龟玩具,还有纸巾、手机壳、零食等也开始了 " 对对碰 " 玩法。" 乌龟对对碰 " 究竟是什么?消费者在参与时要注意哪些风险?
盲盒直播新玩法火出圈
" 祖孙四代 " 树脂小玩具 " 硬控 " 全网?
" 乌龟对对碰 " 是近期在网络直播平台上流行的一种盲盒玩法。
消费者需先购买数包盲袋或者盲盒(每包一个乌龟),并许愿一种颜色。网络直播间的卖家会挂出几种 " 套餐 ",如 ×× 元拆 4 包,×× 元拆 9 包套餐等。
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后,主播现场拆开包含不同颜色的树脂乌龟盲袋。
玩法的核心在于 " 对对碰 ",如拆出的乌龟颜色与买家许愿的颜色一致,或拆出两只相同颜色的乌龟,主播会额外加拆一包,继续与此前没有对碰的已拆盲袋组合,直到没有对碰为止。
最终所有拆开的盲盒、盲袋都归买家所有。
△素材来源:@美丽浙江 社交媒体平台
记者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此类 " 乌龟对对碰 " 直播间不在少数,在线网友少则几百人,高峰期则有数万人。
不少玩 " 乌龟对对碰 " 的网友都有自己的 " 乌龟大军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不同颜色的树脂乌龟 " 祖孙四代 ";还有网友家中乌龟已摆满一地,并表示还有 100 多个在路上。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平台
为什么都爱玩 " 乌龟对对碰 "?
情绪价值和不确定性让人 " 上头 "
不少网友表示,去直播间购买乌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买到更有价值的商品,而是享受拆盲盒带来的乐趣和刺激感。
深圳市民张嘉欣:感觉 " 乌龟对对碰 " 有种消消乐碰掉了的快感。有时候 " 九块九 " 能碰出好多个,会觉得有点爽。
有分析指出,这种 " 盲盒 "+" 玩法 " 运营模式的魔力在于,每位参与者都希望能凭运气拆出更多乌龟。这种不确定性为直播拆盲盒增添了一份未知带来的刺激感。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记者发现,树脂乌龟玩具在电商平台上价格相对便宜,10 元能买几十个,但在直播间下单抽盲盒的价格却往往高出许多。
△图片来源:网络购物平台
盲盒消费需理性
专家:呼吁建立未成年人 " 防沉迷 " 机制
尽管 " 乌龟对对碰 " 会带来许多乐趣,是年轻人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一种途径,但消费者在参与时也需保持警惕。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 乌龟对对碰 " 的本质是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商品,以其独特的玩法增加趣味性。但因为盲盒本身具有新奇、不确定的刺激因素,或导致一些消费者出现非理性消费或冲动消费的情况。
特别是未成年人,由于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在直播间中被刺激消费所吸引,超出自身的实际承受能力。
陈音江表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来销售盲盒,但有关商家必须确保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
直播商家应确保产品合格,显著公示商品名称、类型、样式和盲盒抽取规则,确保消费者知情权;
公示抽卡概率,避免通过后台操控等方式,损害消费者权益;
商家在直播视频中的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和真实商家信息;
保留抽取概率、结果和直播回放等记录;
建立未成年人 " 防沉迷 " 机制,设置账号识别、身份识别等措施,避免超出年龄和智力范围的消费。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