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离 2024 年暑期档收官仅剩下大约半个月,目前 95 亿元的票房成绩与 2023 年的暑期档总票房(206 亿元)相去甚远。
" 暑期工不招了,空调能不开就不开。"7 月时,一位影院投资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这样的环境下,ST 明诚(即此前的当代文体、当代明诚)却逆势扩张,加码电影院布局。
8 月 12 日,ST 明诚发布公告,拟出资 6900 万元与关联方湖北省联投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投新城集团)共同收购福建春福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春福)所持有的湖北嘉里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里传媒)90% 股权,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嘉里传媒(该公司旗下共有 11 家电影院)60% 股权,联投新城集团将持有嘉里传媒 30% 股权。
ST 明诚在 6 月份才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但公司在 8 月 1 日又公告称,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公司存在 2024 年年报营业收入低于 3 亿元且净利润为负,从而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一季度,ST 明诚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7.24 亿元、28.55 亿元和 -74.39 万元。
这次拟以 6900 万元收购 11 家电影院的控制权,ST 明诚和电影院,谁在救谁?
标的公司上半年亏损 旗下有 11 家影院
ST 明诚表示,为积极推动公司影院业务做大做强,提升规模化效应,在结合公司现有资金、未来经营计划安排、缓解公司的投资后流动资金压力并分摊投资风险等实际情况后,公司和关联方联投新城集团达成共同收购嘉里传媒 90% 股权的意向。
嘉里传媒作为福建春福全资子公司,旗下共有 11 家电影院,共有 89 块银幕,1.29 万个座位。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 8024.72 万元,其中票房产出 6232.45 万元,2023 年营业毛利 1380.86 万元。
影院生意好做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21 年和 2022 年时,嘉里传媒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一直为负数,其中,净利润分别亏损 0.3 亿元和 0.29 亿元。
ST 明诚表示,2021 年、2022 年受系统性风险影响,影院票房呈明显下滑趋势,其中 2022 年全年电影票房 300.67 亿元,较 2021 年下降 36.4%,观影人次 7.12 亿,较 2021 年下降 39.2%,而 3 月、4 月、5 月和 11 月的单月票房均不足 10 亿元,回落至 2014 年前水平,全年超过 100 天的单日大盘票房低于 2000 万元。
2023 年,电影院经营业务有所恢复。2023 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 549.15 亿元,同比增长约 83%,这是中国电影票房时隔 3 年重回 500 亿元高位,这一年全国新建影院 857 家,较 2022 年同期增长 3.5%。
大环境转好,嘉里传媒也盈利了,2023 年净利润为 416.16 万元。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影院是重资产,维持日常运营的投入额都为千万级别。2023 年,嘉里传媒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别为 8024.72 万元和 6643.86 万元。
到了 2024 年上半年,嘉里传媒又转为亏损。根据公告,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为亏损 683.31 万元。公司称,主要原因是标的资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嘉里传媒简要财务情况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那整个电影业呢?行业在经历 2023 年的高光后,2024 年并没有继续上行。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4 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 239 亿元,相较于 2023 年同期的 262 亿元下滑 9%。暑期档(6 月 1 日— 8 月 31 日)的票房成绩也令人失望,截至 8 月 14 日今年暑期档还有约半个月就会收官,但票房仅为 95 亿元,而 2023 年的暑期档票房达到了 206 亿元。
影院业务能否成上市公司新引擎?
在收购嘉里传媒 11 家电影院的控制权之前,ST 明诚在公告中称,公司目前仅拥有直营影院 3 家(无加盟影院),拥有银幕数量 29 块,3995 个座位。
从 3 家加码到 14 家,ST 明诚对于电影终端的野心可见一斑。但目前的 ST 明诚本身,还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第一季度,ST 明诚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7.24 亿元、28.55 亿元和 -74.39 万元。7 月 10 日,公司发布 2024 年半年度业绩的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 -2800 万元至 -1800 万元。
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是 2023 年 12 月公司重整工作实施完成后,公司开展相关业务的拓展举措,由于目前相关业务尚处于投入期或业务开展期,暂未达到收入的确认标准,而公司仍需支出相关期间费用等固定开支,故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
实现大的业绩扭转不易,在今年上半年预亏后,ST 明诚整年的业绩又承压。8 月 1 日,ST 明诚发布公告,自 2019 年起,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持续为负,且 2024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1085.29 万元,同比减少 91.50%。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公司存在 2024 年年报营业收入低于 3 亿元且净利润为负,从而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业绩压力下,ST 明诚此番收购 11 家电影院,也是在执行自己的计划。早在 2023 年的年报中,ST 明诚就披露,公司计划通过点状投资、规模收购等方式加大在影院方面的投入,快速扩充影院运营规模,打造公司新的业务增长极。一是借力控股股东的 " 朋友圈 " 资源,加大与头部商业地产运营商的合作力度,进入对方商业体招商序列;二是利用行业整合期,并购一批计划出售 " 回血 " 的影投公司,快速提升影院规模。
收购 11 家电影院是否为划算的业务尚未可知,但刚结束的第 33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确实为电影院的业务创新打了个样。国内众多影城参与了本届奥运会的赛事直播,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赛体验。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品牌管理专家张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电影院场景下,人们相对会比较专注,影城可以加一些创新,让观众更沉浸在赛事中。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则认为:" 央视整合院线做奥运直播,让大家看到电影院和体育赛事的互动。ST 明诚的这笔收购,更多是从业务延伸的角度去考虑的。如果成功,未来不排除会拓展更多院线。" 但张毅坦言,电影院和体育赛事的互动效果有限,对上市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抓住电影院这样一种渠道去做未来创新的布局。
对此,有股民认为,纯属找死的节奏。
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