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了一位 99 岁高龄的危重患者,该患者入院诊断为:I 型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左股骨颈骨折、双侧胸腔积液、急性失血性贫血、高血压病 3 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血氧饱和度低,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病情不容乐观,必须快速建立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
患者年近百岁,病情危重,外周血管条件极差。普通的外周静脉短导管穿刺难度大,加上长期静脉输液,外周血管损害严重,存在很大的药物外渗风险,容易造成血管不可逆的损伤。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主管医生吉亚红与护士长成丽反复沟通患者病情、静疗难点与穿刺风险,最终征得患者家属同意进行经超声引导下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术,当班护士陈瑶、张淑娟穿刺前超声下多次评估比较患者双侧血管条件,最终选择右侧贵要静脉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严格遵循控感要求行手卫生及消毒,配合默契,一次性成功穿刺为患者建立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的输液通道,该患者也是呼吸内科开展中长导管业务以来年龄最大的一位患者。
中等长度导管置术不仅解决了高龄患者穿刺难的问题,更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外周血管的破坏。同时也为患者在后续住院中顺利补充营养、开展治疗药物提供了更安全的途径。
呼吸内科收治的多为高龄、基础疾病多、长期卧床患者,很多还合并了外科骨折,外周血管情况普遍较差,静脉穿刺困难。但是患者又需要长时间多种类的输液治疗。面对困难和压力,呼吸内科护理团队与时俱进,自 2022 年起在成丽护士长的带领下,以护理安全为前提,以服务患者为目标,开展经超声引导下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现已为 200 余名患者成功穿刺置管。得到了患者及家属还有医生团队的大力表扬,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团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西安市红会医院呼吸内科将以此鞭策自己继续成长和提高,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专业、更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中线导管小科普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等长度导管,又叫中线导管或中长导管,是介于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留置针之间的一种输液工具,长度为 20~30cm,留置时间一般 1~4 周,采用超声引导技术从上臂置入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内,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可达锁骨下静脉。目前该技术已被国内外静脉治疗指南推荐使用并广泛应用。
中线导管的优势
一针化治疗(从入院到出院只穿刺一次,使用一根静脉通路)
中线导管的适应症
1. 预计治疗时间 1-4 周的病人;
2. 持续输注等渗或接近等渗的药物;
3. 短期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病人(少于 6 天的治疗);
4. 需持续镇静与镇痛的病人;
5. 间歇性或短期输注高渗透压、腐蚀性药物等(因存在未被检测的外渗风险,需谨慎)
来源 / 西安市红会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