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5 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不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擦亮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城市名片,全力构建山、水、林、城交相辉映的城市生态景观,着力打造绿色美丽、生态宜居新兰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逐年提升。
国土绿化 打造生态宜居新兰州
每年 4 月,对兰州而言充满着激情与希望。
全市数千干部群众拿起铁锹,走向荒坡:运树苗、挥铁锹、松土、浇水 …… 热情洋溢、干劲十足,为金城大地增色添彩,厚植新时代美丽兰州的生态底色。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不断筑牢国家西部、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创造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的 " 绿色奇迹 "。
截至目前,我市实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投资 4.9 亿元,完成造林绿化 81.08 万亩。启动三北工程六期项目,开展黄河几字湾兰州攻坚战,规划投资 9.9 亿元,实施 320 万亩生态修复与治理。
全市现有 169 万亩森林、1047 万亩草原、19.5 万亩湿地、435 种陆生野生动物、16872 株古树名木资源得到有效管护。
把国土绘成丹青,将山河妆成锦绣,是兰州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回馈,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和期待。
优化环境 提升市民幸福感
我市秉承 " 以人为本 " 理念,以市民 " 看到绿、闻到香、触到荫 " 为出发点,通过科学的绿地系统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
" 这儿以前是荒地,四处堆积着建筑垃圾 …… 现在变成了小公园。" 在南山路小游园,一位正在此处休息的市民对记者说。游园以 " 梅兰竹菊 " 为设计主题,种植有造型油松、雪松、云杉、银杏等各类园林植物 5000 余株,营造了春季芳香四溢、夏季绿荫浓浓、秋季果实硕硕、冬季松树常绿的植物景观。
我市小游园的建设采用园林造景手法,不断推出多姿多彩、风格新颖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为了让市民拥有更多的绿地及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市通过拓建小广场、小游园、小绿地等,持续增加城市绿量,逐步形成生态区、绿带、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的 5 级城市绿化体系。" 黄河之滨也很美 " 的金字招牌持续擦亮,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在落实《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三年行动方案》中,我市新增、改造城市绿地 323.82 公顷,在 257 条各类城市道路补植补栽行道树 1.6 万株,补植各类苗木 9.28 万株,打造园林精品街区 35 条,实施背街小巷 " 绿地扫盲 "100 处,建成口袋公园 138 座,创建星级公园 14 座,评选庭院绿化先进单位 / 小区 150 个。
特色街区、魅力街道,不断丰富着城市的绿色内涵,使城市显得魅力十足。
两山苍翠 守护城市 " 肺叶氧吧 "
南北两山作为我市的生态屏障,城市的 " 肺叶氧吧 ",一直都是城市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的重中之重。
曾是荒山秃岭的南北两山,已有各类树木 1.6 亿株,绿化面积达到 62 万亩。
市民李先生喜欢骑自行车,对罗九公路沿线的变化赞不绝口:" 郁郁葱葱、花香四溢。每周在这里锻炼,心里特别爽快。"
聚焦南北两山生态修复,着力面山景观提升。近年来,我市实施城区面山区域及 " 省门第一道 " 沿线可视范围内受损山体陡峭坡、盐碱坡治理,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两山生态景观廊道,不仅筑牢了城市生态安全屏障,还为西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体系构建贡献了兰州智慧。
目前,我市形成了以南北两山为屏障,城市主次干道为骨架,黄河风情线为主线,单位庭院、小区绿化为基础,公园、广场、游园为景点,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尽显青山依城,绿水绕城的独特魅力。
亮眼的成绩单,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信心和决心。
开窗见绿、起步闻香、抬头蓝天白云 …… 这是美丽兰州的模样,也是兰州持续深化生态领域改革取得的成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吕胜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